2011年12月7日 星期三

失敗有獎

這些天,兒子怪怪的,蜘蛛似地整日粘在網上。
我暗自納悶:「他在聊天,玩線上遊戲,還是看影片?」下線之後,他也是若有所思,跟他說話心不在焉,宛如走火入魔。這些年來,我們彼此信任相處的默契,我在等待,他親口告訴我緣由。

他沒有辜負我,謎底終被揭開,他見我經常發表文章,便下定決心,要與老媽比高低。於是,將自己的作文,貼在一家兒童刊物的約稿網裏。一次、兩次,不停地失敗,可是他不服,得到了編輯的指導後,又繼續衝刺。終於有一篇被留用,編輯說,文筆精彩,相當看好。

他說:「表現得那麼神秘,只是想給你一個驚喜。」收到這份驚喜的,卻不只我一個。到底是孩子,藏不住心事,幾乎要昭告全天下,親朋好友、老師同學,無人不知。班導師允諾,一看到雜誌,就給他頒發「創作之星」獎。

可是,雜誌卻遲遲不來,兒子日日巴望著,郵差一來,他總最先迎上去,然後落寞地走開。忽然有一天,他把自己關在屋子裏,很久才出來。他告訴我,編輯在網上留言,那篇文章始終沒過終審。他默默地吃飯,寫作業,洗漱。

我抱著一盒漫畫書,敲開他的門。這個禮物,是他夢寐以求的,他卻倔強地扭過頭去不接。我說:「這是獎品,是失敗獎。」他驚訝地睜大眼睛,薄薄的單眼皮澀澀地重疊著,很顯然他哭過。我誠懇地說:「我要獎勵你,你勇敢地向媽媽挑戰,又勤奮地練習寫作,作文取得那麼大的進步,兒子,我真的為你驕傲。」他抬起頭,頓時眉宇舒展開來。

第二天放學,他開心極了,說大家都羡慕他有這麼酷的媽媽,居然給孩子發失敗獎。而那個失敗在孩子們眼裏,竟然也變得光彩奪目了。我做飯,兒子翻看著桌上的《讀者》,裏面轉載了我的《親人節快樂》一文。

兒子發現雜誌設了一個<最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獎>,可以透過發訊投票。他一下振奮起來,預備在親朋好友間拉票,我忐忑不安地說:「兒子,這不好吧,如此興師動眾,萬一失敗了,媽媽該多不好意思啊!」他笑了:「媽媽,別怕失敗,失敗了,我也給你發獎!」我暗自慚愧,我們這些大人指導起孩子來,個個都很權威,一旦遇到同樣的事,最缺乏勇氣的往往是我們自己。

新一期《讀者》上市了,兒子拉著我,急急地去看獲獎名單,看一遍,沒有我,再看一遍,仍然沒有。他呆住了,半晌才說:「媽媽,我們又失敗了。」聽到這個脫口而出的「我們」,我心裏微微一暖,仿佛有早春的陽光,灑落心底,原來,有愛的人在旁邊,連失敗都有甜蜜的滋味。

第二天,我剛起床,兒子就高喊著口令進房來。他昂首挺胸、踢正步敬禮,然後,舉起一個紙筒,開始發表莊嚴的頒獎演說。可是,剛開頭就忘了詞,他滿臉尷尬,乾脆直接把獎品塞給我。那是一個金色的小球,用手指一捏,就有嬰兒此起彼落地嬌憨、無邪笑聲,極富感染力,我們倆爭著去捏,刹那間笑聲滿屋。

兒子的生活,竟漸漸變得精彩紛呈,隔些時候就有最新消息播報──數學測驗成績不佳、口語比賽獲獎、乒乓球賽慘遭淘汰、競選音樂課代表大獲全勝……勝了,由學校發獎,輸了,由媽媽發獎。他愈戰愈勇,仿佛每一次挑戰,都有無窮樂趣。他的班導師對我感嘆,你兒子變得好勇敢,愈來愈讓人刮目相看。

早餐桌上,我問道:「連班導師都刮目相看了,是你改寫了金氏記錄,還是改變了全球氣候?」他說:「我給老師發了一個失敗獎。」失敗獎都給到老師去了,原來是這個舉動引人側目與驚嘆,我不禁戲謔著說:「如果下次你要給外星人發失敗獎的話,一定要邀請我去做觀禮嘉賓喔。」

沒多久,我接到一個遠從珠海打來的電話。對方說,他去年學校剛畢業,曾在兒子的班裏試敎。某天早上由於扁桃體發炎、高燒,再加上緊張,課上得一團糟,實在撐不下去,他狼狽得想逃。他在學生們面前告解:「這節課太失敗了,我知道自己不會被錄用,我們提前下課吧。」說著,年輕的淚,就那麼當眾落下。

忽然,我的兒子舉起了手,對新老師說:「我們家有個失敗獎,無論誰失敗了,都可以領獎。因為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新老師頓時傻了。

兒子給新老師的獎品,是首流行歌,歌名是──《我的麥克風》。先是他一個人唱:「是誰搶走了我的麥克風,沒關係,我還有我的喉嚨,是誰看扁了我沒有觀眾,我自己,第一個被感動。」後來,孩子們漸漸都站起來,跟他一起唱:「有誰成功沒下過苦功,有誰出生就拿著麥克風?」

歌聲越來越響亮,連評委老師都不禁動容。而那位失敗者,在向孩子們鞠躬時,已是淚流滿面。他說,他得到了世上最好的獎品,他發誓,一定要成為最好的老師。臨走時,他記下了兒子的電話號碼。「現在,我是三年級的班導師,我在班裏設了一個失敗獎,所有的孩子都相信,每次失敗都是一次獎勵,收集很多的失敗,就可以換到一個成功。」

門鈴響了,郵差送信進來,是給我的一本雜誌和一張淺綠色的匯款單,附註欄寫著──「最受讀者歡迎文章獎」,我急忙翻開書,我竟然是第一名,原來,獲獎名單要隔兩期才會公佈。「我們都成功啦!」兒子用他的鼻尖,緊緊抵住我的額頭。
歲月綿長,成功、失敗我們都該好好地享受,只要有顆勇敢的心,無論遇見的是什麼,都是生命一場又一場的豐厚的恩賜。即使失敗也沒關係。

許多孩子有遇上一點挫折就垂頭喪氣的通病,對於這樣的孩子,不論如何鼓勵或斥責,都不太能夠發揮效果。要使孩子擺脫消極內向的個性,必須先教導他們「失敗的價值」。父母可以跟孩子分享自身的挫敗經驗,告訴他們自己從中學習到的事情,促使孩子效法父母,慢慢不再畏懼挫折。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孫運璿寫給兒子的一封信

這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台灣政壇知名行政院長孫運璿曾給兒子寫過一封信,這封信很快流傳於各大網站,很多父親看後感觸很深,我覺得不只給兒子,其實適合所有人看!

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送給兒子的備忘錄

我兒:寫這備忘錄給你,基於三個原則:
(一)人生福禍無常,誰也不知可以活多久,有些事情還是早一點說好。
(二)我是你的父親,我不跟你說,沒有人會跟你說?
(三)這備忘錄記載的,都是我經過慘痛失敗得回來的體驗,可以為你的成長省回不少冤枉路。
以下,便是你在人生中要好好記住的事:
(一)對你不好的人,你不要太介懷,在你一生中,沒有人有義務要對你好,除了我和你媽媽。
至於那些對你好的人,你除了要珍惜、感恩外,也請多防備一點,因為,每個人做每件事,總有一個原因,他對你好,未必真的是因為喜歡你,請你必須搞清楚,而不必太快將對方看作真朋友。

(二)沒有人是不可代替,沒有東西是必須擁有。
看透了這一點,將來你身邊的人不再要你,或許失去了世間上最愛的一切時,也應該明白,這並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三)生命是短暫的,今日你還在浪費著生命,明日會發覺生命已遠離你了。
因此,愈早珍惜生命,你享受生命的日子也愈多,與其盼望長壽,倒不如早點享受。

(四)世界上並沒有最愛這回事,愛情只是一種霎時的感覺,而這感覺絕對會隨時日、心境而改變。
如果你的所謂最愛離開你,請耐心地等候一下,讓時日慢慢沖洗,讓心靈慢慢沉澱,你的苦就會慢慢淡化。不要過分憧憬愛情的美,不要過分誇大失戀的悲。

(五)雖然很多有成就的人士都沒有受過很多教育,但並不等於不用功讀書,就一定可以成功。
你學到的知識,就是你擁有的武器人,可以白手興家,但不可以手無寸鐵,謹記!

(六)我不會要求你供養我下半輩子,同樣地我也不會供養你的下半輩子,當你長大到可以獨立的時候,我的責任已經完結。
以後,你要坐巴士還是Benz(賓士),吃魚翅還是粉絲,都要自己負責。

(七)你可以要求自己守信,但不能要求別人守信,你可以要求自己對人好,但不能期待人家對你好。
你怎樣對人,並不代表人家就會怎樣對你,如果看不透這一點,你只會徒添不必要的煩惱。

(八)我買了十多二十年六合彩,還是一窮二白,連三獎也沒有中,這證明人要發達,還是要努力工作才可以,世界上並沒有免費午餐。

(九)親人只有一次的緣分,無論這輩子我和你會相處多久,也請好好珍惜共聚的時光,下輩子,無論愛與不愛,都不會再見。

祖父母的答錄機

好棒的涵義

GRANDPARENT'S Phone ANSWERING MACHINE

祖父母的答錄機 - 好棒的涵義 :----------

Good morning .... At present we are not home, but leave your message after the beep. 早安,我們現在不在家,請於嗶聲後留話。
beeeeeppp ...嗶嗶嗶
If you are one of our children, dial 1 and then select the option from 1 to 5 in order of "arrival" so we know who it is.
如果你是我們的孩子,請按1然後照大小排序按1-5,讓我們知道你是老幾來過電話。
If you need us to stay with the children, press 2 如果你是要我們幫忙帶小孩,請按2
If you want to borrow the car, press 3 如果你想借車子,請按3
If you want us to wash or repair your clothes and ironing, press 4 如果你要我們替你洗燙衣服,請按4
If you want the grandchildren to sleep here tonight, press 5 如果你要把孫子/女放這裡今晚讓我們帶,請按5
If you want us to pick up the kids at school, press 6 如果你要我們去接孩子下課,請按6
If you want us to prepare a meal for Sunday and to have it delivered to your home, press 7 如果你要我們為禮拜天準備餐點或送到你家,請按7
If you want to come to eat here, press 8 如果你想在這裡吃飯,請按8
If you need money, dial 9 如果你想借錢,請按9
If you are going to invite us to dinner, or taking us to the theater, start talking ... we are listening !!!!!!!!!!!"
如果你想請我們去吃飯或請我們去看電影遊玩之類的,請你現在就開始說話, 我們有在聽!!!

窮人VS有錢人

一、對金錢的思維方式


窮人                                                                        有錢人
我辦不到                                                             我怎樣才能辦到
我不可能贏                                                             我一定要贏
       我不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                                    我必須富有的原因是我有孩子
  要是我再年輕一點                                                      我還很年輕
我受的教育有限                                                              我會不斷學習
要是我老爸給我留下……                                               成功要靠自己
                        穩定的工作就是一切                                   不斷進取才是一切             
 賺錢的時候要小心,別去冒風險                   要學會管理風險
           我沒有資金                                             我想辦法找資金
           我可買不起                                            我想辦法買得起
錢不好賺                                                       賺錢很容易
    貪財乃是萬惡之源                                            貧困才是萬惡之本
        我對錢不感興趣                                               我的愛好是讓錢生錢
             錢對我來說不重要                                          錢對我來說是人生價值
        我要為賺錢而工作                                           我要讓金錢為我工作
我從不富有                                                       我是一個有錢人
     這是一個貧窮的世界                                    這是一個富有的世界

二、看待問題的角度
窮人                     有錢人
在問題面前束手無策      想辦法解決問題
心靈是封閉的                  頭腦是開放的
觀念是陳舊的                  觀念是嶄新的
只說不做 語言               後面跟著行動
看結果做事                看趨勢做事
只看消極與失敗的一面             先看積極和光明之處
在失敗面前找藉口                 在失敗之後找原因
字典中總有「不可能」                 字典中沒有「不可能」
不願合作,不會利用人際關係                     喜歡與人合作,會利用人際關係
目光短淺,斤斤計較眼前得失                   目光遠大,不會計較一時之利益
總覺得時間富裕,無所事事                    總覺得時間不夠用,忙於做事
 總想休息,工作並痛苦著                              熱愛事業,工作並樂著

三、理財的方式
窮人                            有錢人
等待天上掉下禮物          不斷尋找新的乳酪
渴望中獎                         奠定基業
雞蛋裡挑骨頭            只找下金蛋的雞
         期待不勞而獲             知道只有付出才有收穫
貧窮是長久的                破產是暫時的
努力存錢                 不斷地投資
千方百計節約錢財           想方設法創造財富
購買負債             購置資產
口袋空空,腦袋也空空          口袋充實,腦袋更充實
甘心打工              願當老闆
總想去遠方尋找寶藏              鑽石就在腳下

四、對待人生的選擇
窮人                               有錢人
抱守殘缺,不知變革           銳意進取,開拓創新
遇到挫折就放棄,還沒做事就失敗了        跌倒了再爬起來,不達目的不甘休
什麼都想做              先做好一件事
總想找找個好工作               一心要辦個好公司
總是更努力地工作            總是更聰明地工作
是別人船上的海員          是自己命運的舵手
空想家              夢想家
流浪漢            實幹家
坐等最佳時機                  抓住每一個機會
人生是迷途個羔羊            人生是驚醒的雄獅
做成事要靠運氣            鑽石就在腳下
寄希望於下一代              要給子女打天下


窮的定義
心寬才是福
一位父親很有錢,有一天,他和家人帶著小兒子到鄉下去參觀。他們立意要讓小兒子知道什麼叫做「窮」,所以帶他去農村,要他實地體會一下窮人的生活。

他們在一個很窮的農家裡住了兩天。
農家的孩子要負責餵養家畜,要負責訓練幫忙農事的狗。

傍晚時分,為了節省自來水費,農家的孩子們都到附近的小溪裡去洗澡;
晚上沒錢沒燈、沒錢付電費,只能全家聚在黑漆漆的院子裡聊天。

當他們從農家回來以後,爸爸問孩子說:「你覺得這趟行程如何?」
孩子說:「很好啊!爸爸!」
你見識到窮人家到底有多窮了吧?」爸爸問。
「是啊!」孩子點頭稱是。

「那你看到了什麼嗎?」爸爸又問。
孩子回答說:「我終於見識到我們家到底有多窮了。」
孩子繼續說:「我們只有一隻狗,但是他們卻有四隻狗;
那四隻大狗在他們小孩的指揮之下,又聽話,又懂事。當他們家的小孩好神氣!」

「而且,我們只有一個游泳池,還是在花園中間;
但是他們卻有一整條溪流,沒有盡頭;
他們每天都可以盡情地玩水仗,我們家卻只有我一個人游泳。」

「還有,我們家的花園只有一排進口的路燈,可是他們卻有滿天的星星;
他們每天晚上都可以聊天聊得好高興,可是我們家卻沒有人跟我聊天。」

「我們家的空間只到前面庭院,但他們卻有整個天地的空間。」

孩子作了個結論。孩子說完,父親無言以對。

是的,只要有愛、有朋友、有家庭、有健康、有幽默感、對人生懷抱積極的態度,那你就是最富有的人。

洪蘭: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

【聯合報╱洪蘭】 2011.06.14



這次基測的作文題目「我在成長中逐漸明白的一件事」,出得很好,只是不知年輕的孩子能不能真正體會這個題目的涵意。人生有很多的事是「逐漸明白」,只是為時已晚。或許這就是成長的代價。

每一代的父母都會跟孩子說:「不聽老人言,吃虧在眼前」,但是每一代的孩子都不聽,硬是要去做,等到栽了跟斗以後才來後悔。其實,「不經一事,不長一智」,放手讓孩子去闖本來沒有什麼不好,只是人的生命有限,有的時候,經驗的代價太慘重,再回頭已是百年身。歷史學家常感嘆人類愚蠢,老是在重蹈歷史的覆轍,人類為什麼不肯聽別人的忠告,非要跌得鼻青臉腫才回頭呢?

這個「我比別人行,別人做不成的,我可以」的自負是人類文明進步的原動力,它有好有壞,一個過去百試不成的事,還是有人不信邪,一旦時機成熟,他就成功了。例如人類一直想飛,從古代希臘的神話到達文西都在作飛行的夢,萊特兄弟不因別人失敗而放棄自己的夢,最後終於成功;壞的是人生不能逆轉,有些事無法彌補,我父親常說,如果錢可以解決的事,一定用錢解決,因為錢可以再賺,人生不能再來過。

如何使人生沒有遺憾是個大智慧的事,父母可以及早讓孩子去做志工,從服務中去找到自己生命的價值。這是自尊心的來源。自尊心不是禮物,它必須是真實的看到自己的能力,從而產生對自己的肯定。同時,透過服務他人,孩子體會到生命之不可逆性,從而接受前人的智慧,使自己不犯別人犯過的錯。

沒有體驗,很多話是聽不進去的。我們小學時都念過白居易的〈慈烏夜啼〉:慈烏失其母,啞啞吐哀音…,但是心中無感覺,因此不會因這首詩而對父母特別感恩,一直到初中時,全校去新店童子軍露營,等要自己升火造飯了,才知煮飯不易;要自己洗衣時,才知道洗衣不容易,這才開始體會到家的好處,就開始有人想家晚上哭,到第二天哭的人更多,等到第三天一拔營,大家都迫不及待的飛奔回家。那一次露營後,我們對父母都孝順很多,體會到有父母庇護的幸福。

孝順父母不是要供養他而是要恭敬,孔子說:色難,不敬何以別乎。只是對青少年時的我們要和顏悅色聽父母嘮叨,實在做不到,常常一邊聽訓,心中一邊嘆氣。現在輪到自己做父母了,就了解為什麼要嘮叨了,因為父母無法看到火坑而不阻止孩子跳下去。當然孩子是不聽的,於是我們就重蹈歷史的覆轍了。

生命是一個周期,人生是一代養一代,一代償一代,既然孩子聽 不進去,只有放手讓他去闖,但是告訴他:受傷了回家來,媽幫你療傷;爸幫你再出發。

每一代都有每一代的命,做父母的只能替他準備行囊,無法替他出征,更不能牽著他的手,因為他不會讓你牽。

(作者為中央大學認知神經科學研究所所長)


2011年8月13日 星期六

一個罐子跟兩杯咖啡

一個罐子跟兩杯咖啡 - 再忙也一定要看完!!



這一天的哲學課,教授站上了講台

他卻不發一語,只是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個空的美乃滋瓶罐。

接著他拿出了一袋高爾夫球

他把整袋的高爾夫球塞進了美乃滋空罐裡

然 後教授就問學生同不同意這個罐子已經是滿的了

學生們當然是同意。



接著,教授又從桌子下拿出了一杯小小的鵝卵石

他慢慢地把鵝卵石往罐子倒

邊倒邊搖, 不一會兒

所有的高爾夫球間的縫隙

竟也都填滿了鵝卵石。

這時,教授又問學生同不同意

這個美乃滋罐子已經是滿了???

學生當然是同意。



可是,話才剛說完

教授又從講桌底下拿出了一杯細沙子

教授又用同樣的方法

邊說邊把沙子填滿了鵝卵石之間的小縫隙。

教授又問了大家同不同意

這回罐子是真正的滿了???

同學說應該是全滿了,沒有空間了。



想不到同學才剛答完話

教授又從講桌下拿出了兩杯咖啡來

開始徐徐地往美乃滋罐子裡倒

直到兩杯咖啡全部到進罐子裡,一滴也不剩。



倒完咖啡後

教授笑著對同學們說:

『現在的美乃滋罐子才是真正的滿了啦。』

同學們也跟著笑了起來

就在整個教室的歡笑聲裡


教授說話了

『你們知道我今天做這個表演,是要告訴你們什麼嗎?

我是要用這個美乃滋罐來告訴你們一個道理

一個關於我們一生的哲理。

這個美乃滋空罐就是我們的人生

高爾夫球就是我們生命中的一些大事情

例如:上帝,家庭,小孩,朋友,健康,還有你的摯愛。
生命裡沒有那些小鵝卵石或沙子是沒關係的

可是要是缺了這些大事情

我們的生命根本沒有意義。



小小的鵝卵石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其他的事情

例如:工作,房子,車子等等東西。

至於那細沙子就是我們生命中的小事情

那些細微不重要的瑣事。

今天我的表演....

如果是一開始就先把細沙子灌滿美乃滋罐子

那就根本沒有空間好放入高爾夫球跟鵝卵石

同樣地,如果我是先倒鵝卵石

那也是會沒有空間好給高爾夫球。



我們的生命就是這樣的

如果你盡是把寶貴的時間花在細微的瑣事上

你就不可能有時間去處裡重要的事情。

所以,我們該多花時間去注意
那些會關係到我們快樂與幸福的事情

多跟我們的小孩一起

多去陪陪我們的父母、祖父母,多些時間給家人



多注意自己的身體健康

不要擔心家事做不完

不用擔心房子還沒粉刷

不要擔心花園還沒整理

我們會找到時間來做這些事情的

先多花些心思在那些重要的大事情上吧!!



生命只有一回

我們把事情的輕重緩急跟優先順序弄清楚

生命才會有意義

教授說到這裡

有個同學舉手了....

教授,那兩杯咖啡又代表著什麼呢?

『我很高興你問這個,』教授回答道

這兩杯咖啡就是要告訴我們

不管我們的美乃滋罐看起來是裝得多滿

我們總是可以有空間跟朋友一起享受杯咖啡的!




我們的一生似乎總是這麼的忙

? 那麼多的事情要處裡

似乎是一天的 24 小時總是不夠用?

如果你還是這麼想的話

想想『一個美乃滋罐子跟兩杯咖啡』的故事吧。


成敗在用心 輸贏在細心



無法包容別人時

從前有座山,山裏有座廟,廟裏有一個小和尚講故事。

這個小和尚對自己的頭腦、學問、智慧還算比較自信。

聰明人當然願意和聰明人交流,那確實是一件很快樂的事。

而遇到學識淺薄、思維混亂、說話纏夾不清的師兄師弟,

每每會氣急敗壞,大發脾氣,常常把一句:

「你怎麼還不明白?你豬腦袋啊」掛在嘴邊。

師父為此批評了他很多次,他嘴上承認錯誤,

但一遇到類似情況,仍然忍不住要發脾氣。

可是有一天,一次上山打柴的經歷讓他改變了看法。



這一天柴打得特別多,他的心情也很好。

回去的路上他累了,就放下柴擔到溪水邊喝點水,洗一把臉。

這時「小強」來了。小強是山裏的一只小猴,

經常來這邊玩,也經常碰到上山打柴的小和尚 。

日子久了,他們就成了好朋友。

小和尚洗完想拿汗巾擦臉,卻發現汗巾還掛在那邊的柴擔上,

他確實很累了,於是就指著柴擔,示意讓小強替他去拿汗巾。



小強跑過去,從柴擔上抽了一支木柴,給小和尚拿了過來。

小和尚覺得很有趣,又讓小強去拿,

並用手比劃呈方形,嘴裏說著:「汗巾、汗巾」。

小強又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小和尚笑得更開心了,

這次他拿一塊石頭丟過去,正好丟到汗巾上,

然後指給小強「看到了吧?拿那個汗巾」。

小強再去,拿回來的還是木柴,而且還是一幅得意洋洋的表情,

好像在說「你看,我多能幹!」

看著小強一幅志得意滿的樣子,小和尚笑得前仰後合。



回來以後,小和尚把這件有趣的事告訴了方丈 。

於是方丈問他:

「你跟師弟們講道理,他們聽不明白,你就會發脾氣。

可是小強聽不明白,你為什麼反而覺得有趣?」

小和尚一愣,回答說:「小強聽不懂是很正常的,因為他是猴。

可師弟他們是人,他們不應該聽不懂我說的道理。」



方丈說:「應該?什麼又叫做應該呢?

首先每個人天生的悟性不同,

悟性好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

悟性差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

就算是悟性相同的,後天所處的環境又不一樣。

出生在書香門第的人,並不是他的功勞;

出生在走卒屠戶的人,也不是他的過錯。

就算是環境一樣的,能遇到的師父又不一樣。

遇到一燈和尚的,未必是他的功勞;

遇到酒肉和尚的,未必是他的過錯。

人與人有這樣 大差異,你憑什麼說誰『應該能』怎麼樣呢?」



小和尚聽到這裏,低頭不說話了。

方丈接著說:「更何況,天道無常,人世無常。

今天他比你差,你可以看不起他,明天他若比你強了呢?

那時候他再來看不起你,你心裏感受卻又如何?」



小和尚慚愧的說:「師父,我知道我的錯了。」

方丈卻搖頭道:「不,其實你最大的錯,卻並不在於此。」

小和尚睜大了雙眼問:「那我的錯在哪里呢?」



方丈說:「錯在你沒有學著用佛的眼睛去看,用佛的心去想。

小和尚忽然覺得,自己似乎就要領會到一些什麼東西了,

於是連忙磕頭說:「和尚慈悲,求師父教我!」



方丈微笑道:「你仔細想一想,同樣是不能理解你的意思,

為什麼你對師弟就 會發怒,對小強就會開懷大笑?

他們是相同的,而變化的是你自己。

所以問題並不出在他們身上,而出在你身上。

你不對小強發怒,是因為你是人,他是猴,你比他的智慧高得多,

因此你就可以包容他的錯誤。

而你師弟他們是人,你也是人,你的智慧跟他們是同檔次,

因此就包容不了他們的錯誤。

如果是佛呢?

佛看到你師弟們的錯誤,他會發怒嗎?

他當然不會,因為佛的智慧可以包容一切。」



「你最大的錯誤就在於,沒有試著用佛的眼光去觀察
世人,用佛的慈悲去憐憫世人,用佛的智慧去包容
世人。」

閉嘴是最好的解答

我們從小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人與人的溝通,主要是靠嘴巴。但是,不盡然是舌燦蓮花,能言善道;有時候,「閉嘴」是最有效的溝通術。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他曾是戰地記者,傳遞消息是他的天職,但他卻惜話如金,甚至說出:「我們從小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求真性格,在學生時代不惜惹惱老師,但這位大師淬煉畢生的智慧卻是:「如果A等於成功,那麼在A=X+Y+Z的公式裡,X是工作,Y是玩樂,Z就是閉嘴。」愛因斯坦把閉嘴當作三大成功DNA之ㄧ。
 其實,閉嘴並不是叫你不開口說話,它有雙層意義:第一、你得先聽懂別人的話,了解他的心意;然後,再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溝通,不一定是說話。
 也就是說,閉嘴是先了解對方,再決定開不開口。「不說」有時比「說」更有力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懂就不該強辭奪理,丟人現眼。
 通常,有許多人把溝通當成「說教」,結果是引起對方心裡反彈,一言九「頂」。
 馬克吐溫也說過:「即使閉起嘴,看起來像個傻瓜,也比開口讓人家確認你是傻瓜來得強。」
 少開金口,並不代表無理或沉默。閉嘴的最高意境,是「攻佔人心」,達到「說到別人想聽,聽到別人想說。」
 說起話來高分貝,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閉嘴是最好的解答。記住,當你怎麼說都沒有用時,就是該停下來,學習閉嘴這門課了。(漁樵)

閉嘴是最好的解答

我們從小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人與人的溝通,主要是靠嘴巴。但是,不盡然是舌燦蓮花,能言善道;有時候,「閉嘴」是最有效的溝通術。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海明威,他曾是戰地記者,傳遞消息是他的天職,但他卻惜話如金,甚至說出:「我們從小花兩年學會說話,卻要花上一輩子六十年來學會閉嘴。」
 提出「相對論」的愛因斯坦,有著打破砂鍋問到底的求真性格,在學生時代不惜惹惱老師,但這位大師淬煉畢生的智慧卻是:「如果A等於成功,那麼在A=X+Y+Z的公式裡,X是工作,Y是玩樂,Z就是閉嘴。」愛因斯坦把閉嘴當作三大成功DNA之ㄧ。
 其實,閉嘴並不是叫你不開口說話,它有雙層意義:第一、你得先聽懂別人的話,了解他的心意;然後,再用別人可以接受的方式去溝通,不一定是說話。
 也就是說,閉嘴是先了解對方,再決定開不開口。「不說」有時比「說」更有力道「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不懂就不該強辭奪理,丟人現眼。
 通常,有許多人把溝通當成「說教」,結果是引起對方心裡反彈,一言九「頂」。
 馬克吐溫也說過:「即使閉起嘴,看起來像個傻瓜,也比開口讓人家確認你是傻瓜來得強。」
 少開金口,並不代表無理或沉默。閉嘴的最高意境,是「攻佔人心」,達到「說到別人想聽,聽到別人想說。」
 說起話來高分貝,到底能不能解決問題?
 在某些情況下,閉嘴是最好的解答。記住,當你怎麼說都沒有用時,就是該停下來,學習閉嘴這門課了。(漁樵)

2011年7月30日 星期六

有一天我老了,也會...

周六一大早,還在賴床,
電話鈴聲打斷了我的清夢,原來是媽,「中午要不要帶孩子回來吃肉羹?」

「可是我答應孩子今天去麥當勞吃早餐耶!」

媽仍不放棄:「把那個錢省下來啊!開車回來才十分鐘。」我心裡想:孩子一定喜歡吃漢堡,不要吃肉羹。果然,在我猶豫時,老大、老二一個搖手、一個做拜託狀,大家都期待一周難得一次的早餐會。於是我告訴媽:「等我們討論好再打給妳好嗎?」

媽有點幽幽地回:「好吧!」

電話一掛,孩子們同聲說:「不要啦!我們說好去麥當勞的。」

我告訴孩子:「外婆的目的根本不是要我們去吃肉羹,她是想看我們。」

「可是我們上星期不是才回去給她看過?」

我知道單以這個理由要更改原計畫有點不合理,便告訴孩子:「有一天我老了,也會打電話給你們說:『兒子啊!要不要回來?我烤了蛋糕哦,帶孩子回來吧!』如果兒子回答我:『蛋糕到處有得賣,我今天沒空啦!』那我會很傷心的。」

四歲的小女兒馬上說:「我不會,我會說好。」結果我們協議:早餐照原計畫,晚上去外婆家。

媽媽知道了好高興,「那我晚上再煮肉羹。」

下午加完班,趕回家和孩子、老公會合,爸媽看到我們好高興。我們魚貫進入廚房盛肉羹,大人小孩嘰嘰喳喳地聊天,媽媽開始訴說她的五十肩每天折磨著她。我問她:「有沒有去做復健?熱敷?」「有啊,可是都沒有用!」於是,我深深了解到媽媽要的不是醫療資訊,而是兒女的關心。

走進廚房,看到一向愛乾淨的老媽心愛的鍋子蓋都沾了厚厚一層油垢,便用鐵刷用力把它們刷洗乾淨,一面刷,一面想到:「媽媽一定是沒力氣刷它們了。」她曾經用雙手一手抱我、一手拿鏟子炒菜,也曾用雙手刷遍家裡每一個角落。她那雙手還曾經握著汽車方向盤賺錢──她是台中第一位女計程車司機……。如今年紀大了,她的手累了,卻仍然忍著痠痛煮我們愛吃的肉羹麵、炒米粉,然後打電話叫我們回家。

我告訴自己「以後再忙再累,都要常常回娘家洗鍋子」;也希望有一天當我年紀大了、手也不再靈光時,孩子們記得回家幫我刷刷鍋子。

記得曾經在花蓮「門諾醫院」長廊上看見的宣導海報:「記得寶寶是一歲又...個月長第一顆牙齒,卻不記得父親最後一顆牙是什麼時候掉的。」不要只關心小孩,有一天我們也會老唷!

2011年7月20日 星期三

【蘇格拉底的三個篩子】

有一次,蘇格拉底的一位門生匆匆忙忙地跑來找蘇格拉底,

邊喘氣邊興奮地說:「告訴你一件事,你絕對想像不到的……」
「等一下!」 蘇格拉底毫不留情地制止他,
「你告訴我的話,用三個篩子過濾過了嗎 ?」
他的學生察覺情況不妙,不解地搖了搖頭。
蘇格拉底 繼續說:
「當你要告訴別人一件事時,至少應該用三個篩子過濾一遍!
第一個篩子叫做真實,你要告訴我的事是真實的嗎?」
「我是從街上聽來的,大家都這麼說,我也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那就應該用你的第二個篩子去檢查, 如果不是真的,至少也應該是善意的,你要告訴我的事是善意的嗎?」
「不,正好相反。」他的學生羞愧地低下頭來。
蘇格拉底 不厭煩地繼續說:
「那麼我們再用第三個篩子檢查看看,你這麼急著要告訴我的事,
是重要的嗎?」
「並不是很重要……」
蘇格拉底打斷了他的話:
「既然這個消息並不重要,又不是出自善意,更不知道它是真是假,你又何必說呢?說了也只會造成我們兩個人的困擾罷了。」
蘇格拉底曾說: 「不要聽信搬弄是非的人或誹謗者的話。因為他不會是出自善意告訴你的,他既會揭發別人的隱私,當然會同樣地對待你。」
因此,他訂出了說話前的三個篩子,不做始作俑者,當然也不要受人利用成了是非的傳播者。流言比劍可怕,可以傷害一個人於無形,道聽塗說的人,等於是把自己的快樂加在別人的痛苦之上。說話反應一個人的智慧,謹言慎行,言之有物是說話智慧的最高準則,會讓你一生都受用無窮。

《做自己與別人生命中的天使》

作者 嚴長壽
在說明熱忱之前,我想先提一個故事。
有天晚上,我看到電視製作人王偉忠,和他旗下的幾個模仿藝人接受訪問。談起工作,那些藝人七嘴八舌的爆料,說工作中的王偉忠就像個暴君一樣,每個人都曾經被他狠狠地「修理」一番。據說有個女編劇,當初她把寫好的劇本拿給王偉忠看,王偉忠沒翻幾頁就把劇本往地上用力一丟,大罵「寫什麼爛東西!」她嚇死了,只得一邊哭,一邊趴在地上改寫。
另外一個藝人九孔,他一心想演戲,就跟著朋友進到攝影棚,希望能有機會在螢幕上露個臉。去了幾次,總是被晾在牆角。有一天發怒的王偉忠突然一回頭看到他,覺得這個人怎麼長得這麼奇怪,大聲咆哮:「這個人是誰帶進來的?」現場沒人敢回話,九孔更是愣在那裡吭也不敢吭一聲。王偉忠瞪著他,隨口就說:「沒有角色可以給你演。想演戲,你就演隻『蚊子』吧!」
現場一片靜默。事情至此,有兩個可能。第一個可能,有些人會覺得簡直是奇恥大辱,我是來工作的,不是給你羞辱的,大不了不做了可以吧!轉身就走,從此死了這條心。
但是九孔選擇了第二個可能。他愣了幾秒鐘之後,臉部肌肉開始抽動變化,他瞇起眼睛、尖起嘴巴,雙手當翅膀飛舞,口中發出了嗡嗡的叫聲——他真的演活了一隻蚊子!當然,他也得到了工作。
訪談中還有邰智源、郭子乾等藝人,也都有自己的演藝工作「心酸史」。
這些人都是很皮的人,但無論是哪種機會,即使要他在地上翻滾,要他盡可能的醜化自己、演一隻蚊子,他都願意。為什麼?難道真的有人願意被人羞辱嗎?當然不是,而是對他們來說,對這份工作的熱忱,超越了自己在這過程中所遭遇到的無論是體力還是心智上的勞頓。在這些成功表演者的心中,沒有所謂「羞辱」,有的只是「考驗」與「我一定要通過考驗」。因為熱情、因為他們熱愛演藝工作,使他們接受一切合理與不合理的磨難和試煉。是「接受」,而不是「忍受」。如果你在忍,表示你工作的熱忱還不夠大。
無論從事哪個行業,光有能力還不夠,光是夢想也沒有用。有沒有全心全意投入的熱忱,才是工作成敗最重要的關鍵。

2011年7月11日 星期一

處事圓融最重要

老李在公司服務將近二十年了,
是一步一腳印,才慢慢爬升到目前主管的職位。新進員工個個學歷傲人,不是碩士就是博士,薪水領得多,職位也比他高。但是做起事來,可不見得比他們這些「資深」員工行。老李老大不服氣,不知不覺以「資深」資格自居,總是問:「是你該配合我?還是我該配合你?」結果老朋友、新朋友一個個遠離他,使他的人緣「盪」(down)到最低點,工作推展也越發力不從心。
「是別人該配合我?還是我得配合別人?」如果這句話是你在職場上的口頭禪,那麼請你也看看下面這一則故事。
曾被譽為全世界最偉大的礦治工程師赫蒙,耶魯大學畢業,又在德國福萊堡修完碩士學位,回美國找竹一份工作,遇到一位沒有學歷又不相信文憑的大礦主赫斯特。大礦主對赫蒙說:「我不想錄用你,是因為你是碩士,腦袋裡只裝滿一大堆沒用的理論。我可不需要文縐縐的工程師。」
赫蒙貼近大礦主,說:「倘若你答應不告訴我父親的話,有個秘密我想告訴你。」大礦主點頭,赫蒙一本正經的說:「其實我在德國什麼也沒學到,只是在那裡鬼混了三年。」大礦主笑嘻嘻的說:「好!很好!你明天就來上吧!」
瞧!人緣就是在這種「萬事互相效應」中產生的。中年朋友「送貴重禮物換交情」?這是短期存款,甚至可能只是即期存款;想擁有新員工、老同事的永遠人緣,還是請確實把握以下的「五不」原則吧
1.依老不賣老。
2.彈性不固執。
3.幽默不傷人。
4.關心不冷漠。
5.真誠不矯情。
有位心理學家還列出一張人際關係自省表:
1.此人不在,萬事皆休。
2.此人在比較好。
3.此人在與不在都無關緊要。
4.此人不在比較好。
5.此人消失更好。
你的人緣處於第幾位呢?換個角度看,其實誰配合誰都無所謂,處事圓融最重要,因為:「人緣」將是你的養老基金!

2011年7月5日 星期二

荔枝~保鮮又好吃的秘訣

最近的節氣才走到 " 小滿 " 而已, 也還沒到荔枝的產季,到市場或者大賣場卻悄悄的
發現:荔枝已經可以供人賞味了 等到荔枝盛產大出的時候,通常是五斤或六斤或七斤才100元,一次買這麼多荔枝回
家,吃不完時放隔天,荔枝殼變硬又發黑一點也不好吃 提供一個小撇步,可以常保荔枝的新鮮度 荔枝買回來時,就留一點蒂頭,一顆一顆剪下來,用乾淨水泡蓋過荔枝的表面
讓荔枝皮充分的吸收水分,再撈起來,把水分瀝乾,放進有蓋的保鮮盒裡 拿二張廚房用紙巾,用水浸濕,以不滴水為原則,濕紙巾覆蓋在荔枝上,再蓋上保鮮盒
蓋,就OK了 這樣處理過的荔枝,放冰箱之後比現買的荔枝更好吃,整個甜度和保水度更是極致
重點是:保存個五天,拿出來吃,荔枝還是那麼美味!



你還有幾個325?

小時候老師有教三八制
(一天24小時 分成三等份,每份八小時),
工作八小時,休息八小時 ,睡眠八小時,那就是一天!
以此原理,有人把人生亦分成三階段,
每個25年,號稱325:

第一階段:從出生到25歲, 屬豬階段,
學生只有接受奉養!比學歷!
6歲上小學,修業6年,12歲小學畢業上國中,修業3年
15歲上高中,修業3年,18歲考大學,修業4年,
22大學畢業,上研究所2年,24歲研究所畢業
研究所畢業現社會屬於基本學力!
多一年算當兵,或多考一年大學,或延畢一年!

第二階段:從25歲 到50歲,屬牛階段,
辛勤工作!比工作、妻賢子孝!
這階段要完成結婚、生子、買房、
供子女完成學業及養老金、醫藥費,
也算是蠻辛苦的!

第三階段:從50歲 到75歲,屬狗階段,
安享晚年及圓夢!
比病例少不是比錢多喲!誰病例少誰就是第一名!
這階段是“付出”的時候,不是還要“得”的時候!
人的一生不是光會賺錢(入),也要會花錢(出)這 才平衡!
切莫人在天堂,錢在銀行,子女對簿公堂!

有錢真好!有閒更好!有健康才是最好!
多對自己好一點!
不要“做”到死還沒圓夢,
把握當下,死時不會遺憾!
這時候好好想想,
人的一生,還有什麼你未完成的心願!
趕快完成你想要完成的事!
時間不等人的!
趕快去做!
守著房子,等著兒女,像狗一樣!
超過75歲都算你賺 的!

別讓自己活得太累!

人之所以會心累,就是常常徘徊在堅持和放棄之間,舉棋不定。


生活中總會有一些值得我們記憶的東西,也有一些必須要放棄的東西,放棄與堅持,是每個人面對人生問題的一種態度,勇於放棄是一種大氣,敢於堅持何嘗不是一種勇氣,孰是孰非,誰能說的清道的明呢?如果我們能懂得取捨,能做到堅持該堅持的,放棄該放棄的,那該有多好。

別讓自己心累!
應該學著想開,看淡,學著不強求,學著深藏。  

別讓自己心累!
適時放鬆自己,尋找宣洩,給疲憊的心靈解解壓。

(1)人之所以會煩惱,就是記性太好。

該記的,不該記的都會留在記憶裡,而我們又時常記住了應該忘掉的事情,忘掉了應該記住的事情,為什麼有人說傻瓜可愛、可笑,因為他忘記了人們對他的嘲笑與冷漠,忘記了人世間的恩恩怨怨,忘記了世俗的功名利祿,忘記了這個世界的一切,所以他活在自己的世界裡隨心所欲地快樂著,傻傻的笑著。

所以人們寧願讓自己不快樂,也不願意去做傻瓜,如果可以記住應該記住的,忘記應該忘記的,或者是忘掉從前,把每天都能當成一個新的開始,那該有多好,可是,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卻是那麼的難。

(2)人之所以會痛苦,就是追求的太多。

人生在世,不可能事事順心,不要常常覺得自己很不幸,其實世界上比我們痛苦的人還要多,明知道有些理想永遠無法實現,有些問題永遠沒有答案,有些故事永遠沒有結局,有些人永遠只是熟悉的陌生人,可還是會在苦苦地追求著,等待著,幻想著。

其實痛苦並不是別人帶給你的,而你自己的修養不夠,沒有一定的承受能力,你硬要把單純的事情看得很嚴重,把簡單的東西想的太複雜,那樣子你會很痛苦,學會放下,放下一些所謂的思想包袱,坦然面對一切,讓一切順其自然,這樣你才會讓自己輕鬆自在。

(3)人之所以不快樂,就是計較的太多。

不是我們擁有的太少,而是我們計較的太多,不要看到別人過得幸福,自己就有種失落和壓抑感,其實你只看到了別人的表面現象,或許他過的還不如你快樂,人的慾望是無止盡的,人人都在追求高品質的生活,人人都想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人人都在為了自己的目標,整天裡忙碌著,奮鬥著,得到了,開心一時,得不到,痛苦一世。

世界上沒有完美無缺的東西,不完美其實才是一種美,只有在不斷的爭取,不斷的承受失敗與挫折時,才能發現快樂。

(4)人之所以不知足,就是有著太多的虛榮心。

俗話說:知足者常樂,但又有幾個人能達到這樣的境界,人不是因為擁有的東西太少,而是想要的東西太多,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有著太多太多的誘惑,我們不可能不動心,不可能不奢望,不可能不幻想。

面對著諸多的誘惑,有多少人能把握好自己,又有多少人不會因此而迷失自己?
但話又說回來,有了知足心,哪會有上進心? 時代在發展,生活在繼續,我們需要不斷地去努力,去追求,如果只滿足於現狀,一味地沉浸在自己的知足裡,那還有什麼遠大的理想和追求了?

(5)人之所以不幸福,就是沒有知足心。

每個人對幸福的感覺和要求都不相同,一個容易滿足、懂得知足的人才更容易得到幸福,曾經看到過這樣一句話:「幸福就如一座金字塔,是有很多層次的,越往上幸福越少,得到幸福相對就越難,越是在底層越是容易感到幸福;越是從底層跨越的層次多,其幸福感就越強烈。」

幸福其實就是一種期盼,是一種心靈的感受,只要我們用心去發現,用心去感受,你就會發現幸福其實就在我們身邊,只是這樣的幸福常常被我們忽略。

(6)人之所以活的累,就是想的太多。

身體累不可怕,可怕的就是心累,心累就會影響心情,會扭曲心靈,會危及身心健康,其實每個人都有被他人所牽累,被自己所負累的時候,只不過有些人會及時地調整,而有些人卻深陷其中不得其樂,在這個充滿競爭壓力的社會裡,生活有太多的難題和煩惱,要活得一點不累也不現實。

不同時代的人有著不同的精神狀態,以前,我們的物質生活很貧窮,但精神狀態卻很好;如今,我們的物質生活提高了,可精神生活卻匱乏了,不要逢事就是喜歡鑽牛角尖,讓自己背負著沉重的思想包袱,把事情考慮得太周全,這就造成了我們活的累。

為了尋找幸福,我們會許下一些諾言,可當真正去做的時候,卻發現有些諾言是虛偽的謊言,但細想一下,就是這些虛偽而善良的謊言讓我們對幸福充滿了希望和信心,其實承諾並沒有什麼,不見了也不算什麼,所有的一切自有它的歸宿。

(7)幸福是自己的感覺,需要自己細細去體會。
幸福的距離,有時近,有時遠,以為就在咫尺,轉眼卻還在天涯,平靜的生活就像一杯白開水,喝起來淡而無味,卻不知道正是它的純淨無暇,才讓我們的生命幸福,懂得生活的人才會在平淡中品出甘甜和幸福。

幸福就是這樣的飄渺不定,卻也真實的存在著,對幸福開始漸漸的有所感悟,看看身邊的人,有幸福的笑容,也有落寞的情緒,再看看自己,還不是如此,有開心的時候,也有落寞的時候,人生數十載,面臨著許多考驗,也會有很多的得到和失去,也有許多的成功和失敗。

人,永遠是矛盾的主體,經常處在猶豫和憧憬的困惑中,夾在世俗的單行道上,走不遠,也回不去,人,真的是一個難以琢磨的生靈,最了解自己的永遠只有自己。

生活不可能一帆風順,開心是過一天,煩惱還是過一天,那為何不讓自己開開心心地過上一天呢。


2011年6月10日 星期五

沒有期待,更容易與人相處

文.日本國寶劇作家橋田壽賀子


你也想要擁有這樣的晚年嗎?那你可能要從年輕時代,就要能夠找到自己所喜歡的工作, 並且專注埋首其中,長年累月下來,你必然能夠我行我素,無所牽掛,暫時把告一個段落的工作丟下,環遊世界去。
日本國寶劇作家橋田壽賀子,在經典戲劇《阿信》和《冷暖人間》中,用筆鋒刻劃出無數悲喜交織的人生,讓影迷為之動容;這次,她將用情感真摯的文字,娓娓道出自己的人生體悟,是獻給亞洲讀者的最好禮物!
【書摘試閱】
文.橋田壽賀子
2010/07 康健雜誌 7月份網路專欄


不倚靠孩子的生活方式

處理人際關係時,因為有所期待,因而傾盡心力對待對方,結果認為自己「遭到對方背叛」的人好像很多。
其中最嚴重的對象多數是自己的孩子。因為認定將來需要孩子照顧的期待心理驅使,導致拚命地寵愛孩子。
有些父母單方面想著「將來要讓孩子照顧自己」,然後建造兩代同居的住宅。但是與兒子夫婦幾乎很少接觸,於是又發出「不應該是這樣的啊」等抱怨的想法,這樣的人比預料中還要多。
這些人當中有些會因為心中很在意,而偷窺兒子夫婦的生活,然後說些「昨天有人送糖果給他們,竟然沒分給我」或者「自己吃火鍋,也不叫我」,盡是想些瑣碎的事。
要糖果可以自己買呀!兒子和媳婦自己吃火鍋,你也可以找好吃的東西慰勞自己,不時招待朋友一起過快樂的生活。針對每件瑣事去留意兒子夫婦的生活,因此每天活在怨恨的心情裡,最後還是不能解決任何問題啊!


過度期待會認為自己遭到背叛

其實,希望孩子在你有事的時候能照顧你,這種想法本身就是錯誤。當你對孩子有過度的期待時,很容易就會將這種心情轉化,認為孩子背叛你。
但是對孩子們來說,他們根本不認為這是背叛。事前也沒跟你商談,也沒有約定,他們完全不了解雙親的想法。
於是你就抱怨「期待他十項,他只做到五項」事實難道不是這樣嗎?

 因此,改掉這種想法就沒事了。把一開始的期待放在零上面,因為是零期待所以你不會抱怨「他只做到五項」而是改口「他竟然做到五項」的想法。

 如果你到現在才說出「我蓋房子給你們住」「我替你們付買公寓的頭期款」這種好像要從事等值交換的條件,也只能得到不滿的心情而已。

 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
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如果你還是覺得孩子很可憐,實在不忍心,那就將他們還的錢存在銀行裡,以後再給他們。
重要的是必需守住人與人之間的「分際」而已。
如果你一直有一搭沒一搭地支援孩子,孩子就會被你寵壞而沒有辦法獨立。

 一直把孩子當成自己的東西看,孩子就習慣被寵,因為孩子喜歡受寵就覺得開心,這樣的父母也是無法獨立的父母。


孩子是孩子,我是我

總之,我的觀點是即使你跟家人同住,
還是要秉持「基本上你還是一個人」的意識。
「過了二十歲的兒女就是屬於社會的,養兒育女的任務結束後,
你也要回歸社會」這就是我的想法。
在所謂的少子化(孩子少,父母老)的現代社會,
每一個孩子的花費的確明顯增加了。
每一家的父母親都很自然地想,只要是為了孩子就該盡量去做。
但是,還是應該避免為孩子花費太多金錢。

我的話好像很無情,我一直認為,建立孩子大學畢業後,應該環給父母大學學費的制度,應該是很好的作法。
父母可以替孩子出高中為止的學費,但是孩子如果大學畢業成了社會人士,就應該將大學學費分期攤還給父母。
如果這樣做,孩子腦中就有獨立的意識會萌芽。再說從父母的角度不得不考慮,如果自己一生中賺的錢全都花在孩子上,孩子長大離去之後,自己還有很長的日子要過,生活可能變得很困難。
對父母親而言,孩子獨立的時候,也正是再度回復自我的時候,也因此,我勸大家一定要花點錢在重新培育自己、讓自己成長這件事情上。
如果父母與孩子雙方都能獨立,這一來就可以彼此協助和慰勞。親子間談錢並非是污濁或無情的行為,我們不應該有這種意識。如果為人父母或子女的人不能夠從頭修正自己的生活觀,當然就不可能找到自己想要的幸福。

因此我認為,必須從黏黏膩膩的親子關係中脫身,過清爽乾脆的親子生活,才能確保好的心情。

【橋田壽賀子 精采語錄】

◎跟親戚、鄰居之間,盡合理的義務就夠了
只和自己想真心交往的人維持關係,生活應該會更美好。請先釐清對自己最重要的到底是什麼?
這就是能讓你輕鬆活下去的秘訣。

◎夫婦不說話,不一定就是不和樂
意見合不合與感情好壞無關,夫妻吵架也是一種溝通;時常把「都是託你的福」掛嘴邊,感恩和讚美就是夫妻關係的潤滑劑。

◎別等臨終才來「立遺囑」
不管是財產分配或葬禮想要如何辦,都一定要遺囑中寫清楚,並且年年拿出來檢視或修正。
本人如果不在生前交代清楚,反而會造成後代爭議的起火點。

◎認定人本來就不同,就會發現對方的優點
對兒媳婦,如果從開始就不喜歡,那麼就算她有優點,相信你也會看不到。
問題是無論是誰,多少都有優點,最重要的是認真地找出這個人的優點,然後承認和接受它。

◎別期待靠孩子過活!
照理說年輕的夫婦資金不夠買房子,替他們蓋房子也沒什麼。問題是,不是送給他們錢,而是借給他們。
即使是親子關係也要打契約,讓他們每個月攤還借出去的錢。
換句話說自己要下功夫,想辦法有錢可以過富裕的退休生活。

◎要有勇氣「討厭時就直說」
拒絕之後,可能有人會說「那個人好冷漠」,不過漫長的人生中,這只是小事一樁而已,不必太在意。
因為在意別人的批評,結果卻不能過著自己想過的生活,這樣不是很無趣嗎?

◎人生只此一回,想去那就去吧!
旅行不一定要完全照著行程表前進,看眼前什麼是最重要的,想清楚再做,事後才不會後悔,人生亦然。
埋首工作之餘,別忘留意四周美景,活在當下才是旅行的意義。

2011年6月6日 星期一

一生能有多少愛

◎ 劉墉
愛沒有尊卑、沒有貴賤‧沒有成熟與不成熟,
人的一生有多長,人的一生就能有多少愛……


●中學生談戀愛可不可以?
自從二十多年前,我開始到各學校演講,
就常被問到同一個問題 --『您對中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如何?』
每次這問題被提出來,必定引起全場的掌聲,也必然會讓台下的老師瞪大眼睛。
我知道那些老師希望我斬釘截鐵地說:『不贊成!』
我也知道那些學生都希望我十分開明地答:『當然可以!』
在這兩難之間,我總是很巧妙地說:
『愛是一種責任,你要付出愛,你就要負責。
問題是,你現在有能力負責了嗎?你有收入嗎?你能獨立嗎?
你會不會連早上起床,還要父母催?
如果你對自己都不能負責,你怎麼去談戀愛?
如果你的男朋友、女朋友對他答應爸爸、媽媽的事,
都不能負責到底你又怎麼能把心交給他?』
簡簡單單幾句,既有道理,又像打太極拳,
虛中有實,實中有虛,我是誰也沒得罪。


●戀愛就是戀愛
去年秋天,我去昆明,在一所大學演講。
演講完,又有學生提問,跟台灣的學生一樣,那學生也問:
『您對大學生談戀愛的看法如何?』
我怔了一下,發覺不能再用以前的答案。因為經歷了這些年月,我的觀念改了。
我笑笑,反問他:『你覺得大學文學眼一般文學有分別嗎?
你覺得大學作曲家和一般作曲家不一樣嗎?
廣義地說,文學就是文學,音樂就是音樂。
同樣的道理,為什麼把戀愛分成中學生的、大學生的戀愛就是戀愛,
不是「大學生談戀愛」,是「人在談戀愛」我得到了全場四千多人的掌聲。


● 到了『某一天』才能戀愛嗎?
可不是嗎?從小到大,我們把自己裝在一個個小框子裡,
說自己屬於哪一班、哪一祖、哪一種學校、哪一種人,已經夠刻板的了,
難道連談戀愛這件事,也要畫在小框框裡,
說只有到了『某一天』,才能戀愛嗎?
如果戀愛這麼容易規範,也就不叫戀愛了,
從古至今,也就不會有那麼多可歌可泣的戀愛故事了。


● 那才是值得肯定的愛嗎?
當然,有人還是會比較認同我較早的看法,
認為中學生的愛不夠成熟,談戀愛非常危險。
這觀點,我能贊同一部分,如我前面所說,小小年紀確實『難以對愛負責』。
只是我也要問:『到底什麼年歲,愛才算成熟呢?』
如果二十歲以下的愛是不成熟。
那麼 ──
二十八歲的女孩說:
『我要找有房、有學位、有綠卡的「三 P 老公」。』是不是成熟?
三十五歲的男人說:
『我要找個有錢的太太,可以少奮鬥二十年。』是不是成熟?
四十歲的女人說:
『我立刻找個男人,還來得及生個孩子。』是不是成熟?
五十歲的男人說:
『我一定要找個小我二十歲的少妻,免得沒兩年她就到了更年期。』是不是成熟?
即使這些都是成熟,也不過是比較現實考量、比較確實更能考慮門第、財力,
他們也確實可能比較符合父母 的期望。
只是我們能說『那才是值得肯定的愛』嗎?


●妳還愛不愛他?
談到父母的期望,使我想起一位老朋友說的話。
『如果要我現在選丈夫,我絕不會嫁給現在的老公,年輕時太笨,
選了他,受了半輩子的苦。』她說:『所以我規定女兒,
二十歲之前不准交男朋友,眼睛要睜大一點,二十五歲以後再結婚。』
『妳和妳丈夫什麼時候戀愛的?』我問。『高中。』
『如果妳現在回到高中,妳還愛不愛他?』
她歪著頭,想了想,笑了笑:『還會愛他,因為他那時候真是很可愛。』
在戀愛的路上,父母好像都扮演著同樣的角色一一我是這樣走來的,
但你們(子女)不准再這樣走去。


●心扉是隨著年齡而更換
我在『聯副』上,曾經發表過一篇文章,叫(心扉)──
假使心有扉,這心扉必是隨著年齡而更換的。

十幾歲的心扉是玻璃的,脆弱而且透明,雖然關著,
但是裡面的人不斷向外張望,外面的人也能窺視門內。

二十幾歲的心屝是木頭的,材料講究,而且裝飾漂亮,
雖然裡外隔絕,但只要愛情的火焰,就能將之燒穿。

三十幾歲的心扉是防火的鐵門,冷硬而結實,
雖然熱情的火不易燒開,柔情的水卻能滲透。

四十幾歲的心扉是保險金庫的鋼門,重逾千斤且密不透風,
既耐得住火燒,也不怕水浸,只有那知道密碼,
備有鑰匙的人,或了不得的神愉,才能打得開。


●打開真正的心扉
這篇文章發表近二十年了,現在還總被提起,想必引起許多人的共鳴。
當你對這(心扉)有共鳴的時候,你能否定其中的任何『一扉』,
認為那是不成熟的嗎?你又能說只有『保險金庫的門』,才是真正的心扉嗎?
只怕你要說真正令我們感動的,反而是玻璃門和木頭門。
它們最脆弱,最不安全,卻也最令我們『心顫』。


●最刻骨鉻心的還是愛
經歷了半世紀的年月,經歷了許多情感的波瀾,
也看過了許多人世的滄桑,我發覺這世上最可歌頌、最刻骨鉻心的還是愛。
且不論那愛發生得早或晚,只要是生死與之,在當時能慷慨面對的,
即使後來失敗了、後侮了,甚至回想起來全然是無知與荒唐。
那愛,依然是愛,如同『玻璃的心屝』,即使被打碎了,
仍然曾經是個玻璃的心扉。

愛,沒什麼好悔,它只是那樣發生、那樣進展、那樣消逝,或一一那樣老去。
今日不可能預測明日的愛,明天也不必否定今天的愛。
愛像是腳印,我們踩著、印著,走到今天。
回頭,即使腳印印在泥濘之中,或早已湮滅,不復可尋,仍然知道,那是我們走過來的愛。
每個年齡有每個年齡的愛。
愛沒有尊卑、沒有貴賤,沒有成熟與不成熟。
人的一生能有多長,人的一生就能有多少愛。
一生能有多少愛

關中「哭愛女」悼念文

(一個愛之適足以害之的寫照).『人生五不 ! 看看我們做到幾項了』


關雲娣今天的這個悲劇, 讓人同情, 但也正是一個愛之適足以害之的寫照
關中悼文中所言 "只要是她想要的,我都全力以赴,只怕少不怕多,只嫌便宜不嫌貴"
"我保護她、包庇她,絕不會傷害她"
從小就讓關雲娣覺得只要她想要的, 沒有得不到, 受挫忍受力不夠
如果再依此方式教養他的外孫女, 甚至為彌補失去愛女的痛, 而加倍寵愛
實在令人十分擔憂他外孫女的未來, 會不會又複製出另一個關雲娣? 然後悲劇又再重演...


深切的愛痛關中「哭愛女雲娣」悼念文 【 2011/05/10 TVBS】
考試院長關中昨天在愛女關雲娣追思會上,親自朗讀他為女兒寫下的悼念文,字字句句回憶女兒從小靈巧,帶給他的感動與驚喜,更讓人體會,他突然痛失愛女的椎心,也才能理解,關中夫婦苦心勸告全天下子女,都不要讓父母傷心,是多麼深刻的責難,以下是我們擷取悼念文「哭愛女雲娣」的部分內容。

考試院長關中:「我心愛的女兒雲娣,在外奮鬥了10多年,現在回家了,來告訴各位親朋好友,做父母的用這種方式,來告訴親朋好友,真是殘忍至極,情何以堪。

我天性喜歡孩子,尤其結婚7年,才生下雲娣,我如獲至寶,從此人生大放光采,生命充滿了意義,從雲娣來到人間,只要是她想要的,我都全力以赴,只怕少不怕多,只嫌便宜不嫌貴。

我掏心挖肝的愛著這個寶貝女兒,有了她,我才真正了解,什麼是掌上明珠,什麼是天之驕女,什麼是人間的摯愛,女兒從小健康活潑、聰明伶俐、討人喜歡,從牙牙學語到琅琅上口,帶給我們全家無限的喜悅和快樂。

她學習能力極強,反應也往往異於常人,4、5歲時有一次走在路上,拉著小手,一時興奮的說,寶貝,我愛妳到了極點,她拉著我的手,指著我的手錶說,已經到了5點;又有一次,她在那邊玩,我拿起一個玩具問她,這是什麼東西,她說,那不一定是東西,是南北。

這麼靈巧的孩子,總會讓人愛得發狂,我們父女感情好到不行的另一個原因,是我們彼此信賴,這是從小打下來堅實的基礎,雲娣長大後,很多秘密只跟我說,我保護她、包庇她,絕不會傷害她。

女兒說我是她生命中的保險箱,有了這個老爸,她不僅無後顧之憂,而且給她保了終身的平安險,可是,天啊,這一次妳為什麼沒有讓爸爸救妳,妳忘記了我嗎?妳不再相信我了嗎?天啊,我的心肝寶貝,爸爸從來沒有讓妳失望過,妳卻一次就讓我絕望透頂,讓我痛不欲生,讓我終身痛苦。

以爸爸對妳的了解,除了感情因素,沒有任何事情可以難倒妳,妳付出太多、投入太深,多到深到在發生變化的時候,已經無力回頭,只是可憐的女兒,對深愛妳的父母,對妳深愛的女兒,以及許多與妳相知相惜的好朋友,妳居然都毫無留戀,妳千期萬盼的女兒,才7個月大,妳就讓她失去了母親,天啊,什麼魔鬼附了妳的身,把一個豪情壯志的奇女子,摧殘到幾乎粉身碎骨的絕境。


如果能換回妳的復生,我寧願哭死。妳願給我這個機會嗎?妳會可憐爸爸這一卑微的請求嗎?

苦歸苦,女兒,爸爸不會責怪妳,爸爸對妳只有無盡的愛,為了延續對妳的愛,我將扶養妳的女兒長大,對我來說小孫女是妳的再生,是複製的雲娣,有了她等於妳在我身旁,對我這個老爸,這就是我一生最後的安慰。

只是,天啊,在我心中,沒有任何人可以取代妳,這才是我一生最大的傷痛和悲哀。深愛妳的爸爸。」


.『人生五不 ! 看看我們做到幾項了』
<故事分享> 一位相熟的朋友,年紀輕輕便撒手人寰了,幾位友人趕赴醫院看他最後一眼,四點鐘,我們懷著傷感離開台大,大約五點鐘他便告別人間;夜裡難眠,心思紛亂,人生果真是一種來去,可是來得太早是否有怨?

友人的確如是,讀完書就工作,拚命攢錢,一刻不停歇的償還貸還,與時間競走,忘了風花雪月,瞧他工作的勁兒,有如蜜蜂,飛到西,飛到東,錢是賺了,命也沒了,值得嗎?這種事這些年遇上幾回,不免感嘆萬千。溯溪的友人語重心長的提點領略,他說年過半百,要有五不:

1)不管:孩子上了大學之後,就別再管了,他們需要單飛,必有挫敗,這些經驗是重要的,管太多了,反而展翅難飛,我們該管管自己,包括健康快樂等等。

2)不等:願望與夢想別等了,不要一直說,老了再說,退休一定如何如何,通常退休的人,全代表老了,老能如何?

連路都走不穩了,還有什麼夢想可言,好漢不提當年勇呀。

3)不看:兩眼看,不如單眼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什麼事都太精明,反而自找苦吃。

4)不做:做不來的不做,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救,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人老了,必須服老,不服老就慘了,而今我更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量力而為,來日方長了。

5)不給:天上掉下來的禮物不給,給了就慘,一但給的東西不是孩子努力得來的,貪婪必降臨,我們的辛苦會成了加長形,簡單的說,需要的就給,想要的不給,柴米油鹽,給,房子‵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誠如林則徐所言,子孫如我賢,家產給不給,就不重要了,如果不賢,給了只加速敗亡吧。


「深情」連載╱人生五不 【 2011/03/28  聯合新聞網╱文、圖節錄自時報出版《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人生五不
年過半百,不經意的撞見幾齣人生荒謬劇,憑添恐慌。原來人生比想像的還要來去匆匆,早年一起坐在繁星點點夜空下,談佛論禪,激辯老莊,溺在康德、海德格爾與尼采之間的友人,慢慢有人離開,塵歸塵、土歸土了。

告別式來得突然,老友們不禁唏噓,往年都是在婚宴上巧遇的,而今改成公祭,多出幾分酸楚。

讀書的意義從他身上看出弔詭,他因為學業成績優異,搶得一項忙碌的工作;因為忙碌,而日以繼夜,最後榨乾自己。他是賣力之人,得了不少錢,卻從未好好享用,臨走前的一個月,一直長吁短嘆,直稱不值。

我因他,而添得了許多感觸,有了覺醒。

我不等
朋友什麼都等。
等退休。
等一千萬存款。
等孩子長大。
等房貸繳清。
最後等到了告別式。

他有感而發告訴我們這群探病友人,人都會走,可是他走得有些遺憾,有點不甘,非常後悔,除了工作之外,他什麼事也沒做過。

離開醫院,所有人眼眶泛紅,並且許願,絕對不等,一定好好活著,享受生活,但盼這些允諾全是真話。

我不管
友人什麼都管,他管成績,管分數,管第幾名,管英文,也管數學,當是累人的。他常說,沒有他怎麼辦?事實上,這個世界沒有誰都照舊,地球照轉,別人照活,太陽月亮依舊浮浮沈沈。

不管孩子就好多了,我只要管好自己就行。我管健康,我管快樂,我管自己的遊山玩水。

人是從依賴到獨立,我們卻常把孩子從獨立教成依賴。當孩子需要我們的時候,我們忙得不可開交,經常不在,讓孩子留在安親班;當我們需要孩子的時候,換成他們很忙,沒空,不在,我們順理成章住進養老院。

我不看
兩眼看,不如單眼瞧,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好些,什麼事都太精明,反而自找苦吃。

孩子只是孩子,不可能什麼都會,可是大人總希望他們快快長大,什麼都懂。這是衝突,沒有解藥,唯有少看為妙,孩子有自己的成長軌跡,而非揠苗助長。

不會到會是必然歷程,學習中挫折很多,但從中吸取經驗,於是會了。可是一般人卻奢望孩子要武功高強,什麼都會,後來發現,除了讀書考試,這些人什麼都不會。不看,並非什麼都不看,而是看該看的;不該看的、看不見的,就不必一直想看了。

我不做
我不做對孩子無意義的事,但做有意義的事;做不來的不做,做起來很辛苦的也不做,做了之後會後悔的當然不做。

我打羽毛球深知其味,救不到的球不救,救到了會扭傷腳的不救……人老了,必須服老,不服老就慘了;而今我更明白,什麼是適可而止,量力而為,來日方長了。

我不給
給不起的,不給;不必給的,也不給。需要的,我給;想要的,不給。柴米油鹽,給;房子、車子、名牌、好的手機……,不給。給的愈少,孩子愈賢;給的太多,就不賢;什麼都給的家庭,孩子鐵定什麼都不會,只會茶來張口,錢來伸手,徒增其苦。

林則徐有名言一句,我深有同感:
子孫若有我者,留錢做什麼,賢而多財,則損其志;
子孫不若我者,留錢做什麼,愚而多財,益增其過。

人生有兩齣悲劇:一是萬念俱灰;二是躊躇滿志。 ─蕭伯納

關於《深情─教出懂愛、用心、有情的陽光孩子》
我們一直把教育停留在智育的思考,忘了人生最重要的人情世故,遺漏人與人之間的關愛、感情和貼心,讓家不止是成就,還有相互取暖的溫情,彼此牽掛的愛。

我不知道,我和孩子還有多少人生相伴?
但幸福在我看來,越來越簡單了:

我只想再看孩子一眼,多看一眼,靜靜的看他一眼。
無論如何,他們都是永遠的心肝寶貝。

愛是一粒種籽,種下去,就有機會結出果實。
愛藏於生活之中,用各式各樣的形式存在,只是因為太淡,常常被忘了而已。
愛的傳承,最好的方式就是身教。每個人身上都需要一本愛的存摺,當兒女成長時,投資愛;我們年老時,就可以提領關懷。

從現在起,努力累積、也分享這些愛的資產,不管是對父母、對孩子,將人生最美的親情緊緊握在手中,別再錯過。

教育如果什麼都教,但不教愛;什麼都會,只有孝順父母不會,這樣捏塑出來的一流人才,究竟是否有利於社會?

我們的孩子不可能一直留在學校,也不會永遠待在父母身旁,真正優質的教育,應該是在孩子離開我們之後,仍懂得反哺之恩,而非一飛沖天,消失在無垠的天際。

懂愛、用心、有情的孩子,心中永遠灑滿陽光,懂得把愛分享、傳遞給身邊的每一個人。

親職教養作家游乾桂,透過一篇篇心意真摯而發人深省的親情散文,把不同面向的教養思考,烘焙成親職教育裡最美的元素,以溫柔真誠的筆觸娓娓道來,蘊藏著動人的生命情愫,提醒為人父母、為人子女者,別在不經意的蹉跎中,錯過眼前最真實的幸福。

2011年5月26日 星期四

儲備四十歲的能力

「各位先生,我不幹了!」。
四十歲以後,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一般人以為四十歲以後的工作比較難做。當然,有些事情做起來會難一點,比方早上起床而不腰酸背痛之類就是。但大多數機構裡,四十歲以後的工作輕鬆很多。責任可能會比較重大,不過四十歲以後,你的價值應該在於你的經驗、技能和判斷力,而不應在於每天工作八小時的能力。
如果你在四十歲生日之前做了一些適當的事,那麼,成功的大部份報酬便會在四十歲以後相繼而來。什麼是適當的事呢?

首先,做好準備工作,在四十歲前學會有關本行本業所需要知道的一切。例如,我在三十多歲學會怎樣編輯文稿,以及學得有關出版的基本知識。總而言之,我在適當的年齡精通了我的業務,嗣後只是繼續取得更多經驗而已。

已故的零件大王布魯丹(CharlesG.Bluhdorn)在四十歲時,已把他的「海灣與西部工業公司」發展成一個每年營業額千百萬美元的商業王國。伯恩斯坦(LeonardBernstein)四十歲時,已寫成「夢斷城西」(WestSideStory)而建立起出色美國作曲家兼指揮家的美譽。深宵不懈孜孜工作,在二十歲甚或三十歲時沒有問題,但到了四十多歲,都不應該為了學新事物而喪失睡眠。

第二、養成個人風格。在四十歲以前,找出你所喜歡的愜意的是什麼,不論是衣著方面也好,或是使你與眾不同的小地方也好。二三十歲時你還可以進行試驗,但是到了四十歲,你便要確定地建起個人風格。一位男士或女士在事業中途試圖改變自己的形象,就會讓人覺得他(或她)很不可靠。你喜歡用弔褲帶嗎?好!就把弔褲帶當作你的商標吧!辦公桌上擺些鮮花會令你工作更有效率嗎?那就每天都擺些鮮花吧!

第三、在可能範圍內,在感情生活方面,要求安定。在爬向事業階梯較高的梯級時,如果生活愉快而不陷入感情危機,對你會有很大幫助。本來,就算沒有消耗體力和分散精神的私人問題,成功也夠困難的了,何況,苦惱像疾病一樣,會逐漸令人對別的事物失去興趣。當然,並非所有的困難都能夠避免,而且還得將他們一一克服;但是,那些到了四十歲時私人生活已經安定的人,一般都比在這方面不安定的人有更大的成功機會。因此,如果你想結束一段沒有機會的戀情,或者想和女朋友結婚,那就趕快去做吧!免得把問題拖到生命的第五個十年,因為在五十歲以後這段時間,你應該享受人生,看著你對事業的投資開始獲利。

第四、明白自己的短處。承認有些事你會做得不好,受不來,或者不願做。如果你討厭數字而喜歡創作,那就不要因為待遇高或順從別人的期望而強迫自己做數字工作。在四十歲之前,一定要投入你所喜愛的那種工作。否則,四十歲之後的一、二十年,必然會是一段鬱鬱不樂的日子。而且,你真正成功的機會也可能因而被破壞。

第五、知道自己的長處。你最好斷定自己擅長些什麼,並且認清楚你所喜歡做而又做得比別人好的事情。我較為年輕的時候,常被人批評老是考慮問題的正反兩面。有些人因此說我顯得沒有決斷能力。現在我五十四歲,但我早就認識到這是一項寶貴資產。不錯,它使我當顧問優於當行政人員,但那不要緊。任何一個機構需要這兩類人才。不管你所擔任的角色是什麼,總之,知道自己的長處對成功都很重要。

第六、開始儲備辭職不幹的錢。我年輕時,超級代理人艾溫拉沙爾有一次向我提出長輩式的勸誡:「把你賺到的第一個一百萬元存起來。」他說,「那是你留做『辭職不幹』而用的錢。」可惜我儲不到一百萬這麼多,但那個主意畢竟不錯。最使人頹喪的事莫過於要完全依賴別人。如果沒有能力辭職或冒險改行,那就非捱下去不可。
儲蓄了足夠的錢之後,你便有了一個安全網。你也許永遠不會動用那筆錢,但有時為勢所迫,唯一的適當解決辦法就是「各位先生,我不幹了!」。如果你沒有資格說這句話,你將會憎恨自己。

第七、建立人際關係網。如果到了四十歲你仍未建立起一個人際關係網,裡面包括你的朋友或最低限度包括一些可以互相幫助的人,那你就有麻煩了。這些人有的是你的同事,受過你的恩惠,你支持過他們的計畫,你傾聽過他們的問題。他們也會同樣對你。
人際關係網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建立起來的。它需要幾十年的栽培。在商業上亦正如在政治上一樣,你要有許多人散佈在適當的地方,你可以倚賴他們,他們也可以倚賴你。

第八、學會授權他人。許多人不肯--或不能--這樣做。因此始終被訂在從屬的職位上面。授權他人是成功的一半;一個不能將工作授權別人去做的人,注定會到極大的障礙。你到了四十歲時,最好已成為這方面的專家,換言之,你懂得挑選合適的人並信任他們。

第九、學會在什麼時三緘其口。人們因說話而不小心自毀前程的,比任何其他原因都多。要學會保持沈默而看起來機智。別人自然以為你知的比實際還多。別講別人閒話,別談論你的大計。守口如瓶所贏得的聲譽,遠較講人閒話所帶來的一時受人歡迎更加重要。你在事業上越有進展,這一點越為真確。在高級管理層中,保密是非常重要的。

第十、要對人忠誠。如果你到了四十歲仍未能建立起堅如鐵石的忠誠信譽,這缺點便會困擾你一生。不忠誠的惡名必然會使你在事業上到處不受歡迎。你不能靠暗裡傷人爬到事業頂峰,而要靠在事業早期樹立起來的真誠剛直和不可動搖的聲譽。四十歲以前,忠誠只是投資;四十歲以後,它就開始有所收穫。
最後要保持幽默感。世上沒有永恆不變的事,即使成功也不會永恆。

2011年5月24日 星期二

得獎的動畫:光之塔

目前於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攻讀動畫碩士的臺灣留學生紀柏舟,

以動畫片(光之塔)入圍美國影藝學院主辦,重要性僅次於奧斯卡的(學生奧斯卡),該影片已獲加州電影獎等十九個國際獎項肯定.
>>國內學者盛贊紀柏舟為指日可待的動畫藝術家.
>>
>>(光之塔)描述游子因追求夢想遠離家鄉,父母就像燈塔一樣永遠支持,守護著孩子, 直到游子多年後返家,才驚覺父母已垂老矣.
>>
>>>>很感人的動畫, 剛得獎喔.
>>>> http://www.youtube.com/watch?v=MQzldrC870s

。。。。。。。。。。。。。。。。。。。。。。。。。。。。。。。。。。。。。。。。。。。。。。。。。。。。。。。。。。。。。。。。。。。。。。。。。。。。。。。。。。



我是光之塔的作者,非常謝謝各位的回應,真的相當感動。

其實一開始時,只是想做一支作品表達我對父母的感謝,很意外得到­這麼多的迴響,真的很開心。這次的創作訴求並不在華麗的畫面或是­出人意料的劇情,而只是想很誠懇的,很單純的說一個都-會發生在­你我身上的故事。

這兩天一直在看網友們的回應,好像又重新溫習了一次創作時的心情­,非常謝謝網友們的鼓勵,讓我有繼續往前的動力,也相當感謝某些­網友的批評和指教,讓我能更虛心和客觀的看待自己的作品!真的相­當感謝-。影展獎項只是形式上的肯定,但是能繼續創作,並且被看­見,進而得到觀眾的共鳴和迴響,真的是一個創作者最幸福的事情。­:)

這幾年感觸很多,我也從兒子變成了一位父親。人生的傳承總是美麗­而感傷,希望各位也能感受到我想傳達的, 生命中那一股暖暖的溫度。

謝謝大家,我會繼續努力。

柏舟, 2011.4.24, Los Angeles

2011年5月23日 星期一

時間就是金錢

作者 SDK 2011.04.10


如果您上網輸入「時間管理」,Google花0.09秒就可以幫您找到十萬筆與時間管理有關的資料,包括了與時間管理有關的文章理論、時間管理的暢銷熱門書、管理課程……琳瑯滿目,您可隨意挑選有興趣的部分深入了解,無須筆者多此一舉寫篇專文介紹。但透過寫這篇文章,筆者倒是藉此反省個人對時間管理的認識與實際體認,得出幾項體會。

因此,以下的內容,筆者將從「設定目標」、「充分授權、勇於說不」、「克服拖延」以及「養成習慣」等四個結論來分享自己對時間管理的心得。

◆確定目標◆

談到時間管理,首先想到聖經的話︰「求祢指教我們怎樣數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們得著智慧的心」(詩篇九十篇12節)。上帝給世人最公平的資源便是時間,不管您是偉人還是市井小民,每天醒��! �都有相同的廿四小時,時間不會因為您的身分而給予不同對待。


不過,奇妙的是,有人工作一小時賺新台幣九十五元(如加油站工讀生);有人卻工作一小時賺台幣數千元(例如律師的談話費),造成這種差別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常常誤認時間管理就是努力「節省」時間、「創造」出可以做很多事情的時間,問題是「創造」出更多時間、「節省」更多時間,就一定會成功嗎?如果節省、創造出來的時間只有一小時新台幣九十五元的價值,或者多出來的時間是用來睡覺、看電視,那麼再多的時間仍是不具意義的。

聖經清楚告訴我們,學會數算日子的目的是要得著智慧的心,因此認清時間管理真諦的第一步與分辨「做對的事情」與「將事情做對」的道理相同。確認目標是做好時間管理的第一步,不論是您的工作目標、考試目標、財務目標或是人生目標。沒有目標的時間管理,就好像沒有方向的��! �車,縱使性能再好,也不曉得駛向何方。確定好目標對於時間管理有以下好處︰

1.可節省時間︰目標確定之後,便可以減少因為方向錯誤而導致行動錯誤的時間浪費。

2.容易做決定︰目標確定之後,面臨選擇時就容易做出決定。

3.可減輕壓力︰目標確定之後,心情自然比起惶惶不知如何是好來得安定不慌張。

◆充分授權、勇於說不◆


筆者觀察,許多人從一個部屬成為一名主管時,最常遇到的一種心聲是︰奇怪,為什麼我(主管)忙得要死沒有時間,而他/她們(部屬)卻沒事情做?此外,職場上大多數人都有一個名為「施小惠」的好朋友。因為這個好朋友的存在,讓我們常常想做一個受人歡迎的「好人」;或者怕觸怒對方而只好「吞忍」不該自己做的事;或者藉由完成他人的請託事項而成為他人「人情債」的「債權人」。

因此,做好職場時間管理的第二步便是充分授權部屬、對部屬毫無進度的任務說不、對與自己工作毫無關聯的請託說不。

管理者的貢獻來自於他的影響力及判斷力,而非他們投入的個人時間與埋頭苦幹的態度。因此當一個工程師因為表現傑出而被公司晉升為主管時(例如當一名經理),他要學習當一名領導人,學習設定部門目標、�! ��立團隊、激勵士氣……而不是繼續當一名「資深工程師」。

對於非管理者,時間管理就是在固定的時間內做更多「自己應該做」的事情,或者讓事情在固定的時間內做得又快又好,因此每個人都該學習與「施小惠」斷絕「友情」,更要小心「時間小偷」悄悄的將您的時間偷走!誰是時間小偷?想想看,不預期出現的同事找你談論昨天的連續劇;一談就花了三十分鐘,或者有人傳來一封很有趣但與工作內容無關的e-mail,您花五分鐘看完之後;又花五分鐘做出轉寄的動作……,這都是時間小偷,他無聲無息的就可以將一天的正常工作時間悄悄的偷走。

我們都應該將自己的工作重心放在︰

1.與工作有關的核心人物,建立專業的合作關係。


也就是您的USER,他的名稱或許叫做「主管」、「顧客」、「上/下游廠商」……。

2.致力於將您的時間放在規劃、組織、預測、領導的行動上。

讓您個人工作以及組織的工作在預算有限、資源有限、時間有限的情況下,正常運轉,打破「加班=工作努力」、「事必躬親=好主管」的謬誤迷思吧。

◆沒有明天、從困難下手◆

時間管理的最大敵人是︰等一會兒、明天再說吧。時間管理本質上就是跟自己惰性對抗的過程。如果您今天一上班主管交代三件事情,它的難易度分別是最難、中等、簡單,完成的時間分別是三天、兩天、一天,您會如何安排自己的未來三天的時間;好順利完成這三件事呢?很多人一定一下子就將難度中等以及簡單的事情順利完成,而最困難的事往往在「還有三天、還有! 兩天、還有一天」的惰性下,最後未完成或在匆忙、錯誤百出的狀況下完成。主管通常不會注意您順利完成的兩件事,難度最高的事情常是主管最重視的事。

因此,處理工作一定要從困難、花費時間的工作開始,簡單的工作、自己喜歡的工作不必花費太多力氣就可以完成。先苦後樂的道理在時間管理一樣適用。


「明天」是不存在的概念!存在的只有「今天」,「昨天」是不會返回了,到了「明天」存在的仍然是「今天」,只有當下才是真正存在的時間。

◆持之以恆◆

不論是好習慣或是壞習慣,都是一種反覆形成的行為慣性。時間管理也是一種習慣的養成。俗語說︰由儉入奢易,由奢入儉難。同理,培養好習慣與淪陷在壞習慣中,培養好習慣需要的是毅力與對自己的信心。如果能三個禮拜持續做同樣一件事,慢慢的就會變成自己的個性、成為自己的習慣。

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我們耳熟能詳,但是時間真的是金錢嗎?失去的金錢可以賺回來,但是失去的時間能賺回來嗎?時間管理是一項對生活習慣、工作習慣養成良好紀律的過程。如果醫生現在宣布你只有一個月可以活,你一定不會浪費時間,不論剩�! ��的一個月當中你要做什麼,你一定會全力以赴做任何在你定義中有任何意義的事情吧。

既然我們大多數人不會在一個月後結束生命,那為何不用相同的決心、用全神貫注的態度讓自己的每一天成為人生當中最美好的一天,努力活出最有意義的自我。

2011年5月14日 星期六

數學萬歲

2011年年齡的秘密
哇 真是奇妙 !
向下捲動, 看答案之前,
請先試著做答, 要不然就失去樂趣了 !!

大概會花15秒吧
一面讀一面做 :

[1] 首先 ,隨意挑一個數字( 0.1.2 .3.4.5.6.7.8.9)

[2] 把這個數字乘上2

[3] 然後加上 5

[4] 再乘以 50

[5]把得到的數目 加上1761

[6]最後一個步驟,用這個數目減去你出生的那一年 (西元的 )

現在你會有一個三位數的數字?;
第一個位數:是你一開始選擇的數目

接下來的二個位數:就是你的年齡

( 請承認) → ? 真的就是如此
這個遊戲是計算出您今年(2011)的實足年齡 ,

2011年5月8日 星期日

來自警界好友的善意

相關法規請上【全國法規資料庫】查尋


掉了手機
絕對、絕對不要先向電話公司停話

做錯流程差很多
第1
直接去警察局報遺失,記得拿報案三聯單,一定要拿。
第2
保佑對方沒事用你的 sim卡亂打,打越多越好,手機越容易找回。
第3
要求系統商寄送帳單明細。
第4
收到上月帳單後,拿著報案三聯單,去系統商要求自遺失日期後的通話費皆可扣除( 法律規定的 )。
有趣的來了,系統商收不到手機自遺失至停話中的損失,他會找誰要呢?
損失的越多你的手機越快找回......(電信法第56條 )

太晚知道這訊息了
有時覺得法律真的是保護壞人的
反正好人很好欺負...

不懂得這些法律細洞也不敢有啥動作

我家前陣子也是如此,我媽手機晶片被人掉包了打了七萬多的色情電話,向系統業者 (中華電信) 停話(業者在 12小時後才停話)。
並詢問後續該如何處理時,業者也沒在第一時間告知我們要去警局報遺失。

一直到一個月後業者一直打電話來催繳,並說若我們不繳,他們 要呈到警局? h..... 而後等了快半個月在主動詢問警局處理進度,警局才說要移交到電信警局去查......查阿查......

半個月又過了......
由於一直都查不出是哪個人做的......

電信警局說:「電信業者並沒有在第一時間停話...我們也沒立刻報遺失(那時哪知道啊),這中間的通話費必須也是要由我們這些消費者付費 (還強調這是常識 ㄟ )。

只要找不到兇手......

我們仍是必須繳交這些錢
不繳的話會移送......

自動扣你的薪水,反正你們只能認命繳這些錢就是......


還很好心的說~~~

頂多,幫我們爭取到我們停話後,所撥出的費用,由業業者自行? l收(約六千元 )......

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
hxxp://www.ncc.gov.tw/chinese/law_detail.aspx?site_content_sn=186&law_sn=766&sn_f=1067&is_history=0

第五章  罰則
第五十六條  
  意圖為自己或第三人不法? 壯Q益,以有線、無線或其他電磁方式,盜接或盜用他人電信設備通信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意圖供自己或第三人盜接或盜用他人電信設備通信,而製造、變造或輸入電信器材者,處一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三百萬元以下罰金。意圖供第三人盜接或盜用他人電信設備通信,而販賣、轉讓、出租或出借電信器材者,亦同。
  意圖供自己或第三人犯罪之用而持有前項之電信器材者,處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第一項及第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第五十六條之一  
  違反第六條第一項規定侵犯他人通信秘密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金。
  電信事業之負責人或其服務人員利用業務上之機會,犯前項之罪者,處六月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二百萬元以下罰金。
  前二項之未遂犯罰之。
  犯第一項之罪者,須告訴乃論。

高科技拍片



2011年4月4日 星期一

天堂午餐

大學生拍的《天堂午餐》 為亡母做「天堂午餐」 感動年輕一代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xs3P44yShU



百善孝為先,這個簡單的道理誰都明白,但忙碌的工作和生活壓力,往往讓人們將它忽略了。

最近網絡上流傳一段名為《天堂午餐》影片(圖),裏頭一句台詞說道:「當你在等以後,就已經失去了永遠……」

不少網友看完後淚奔,直說「盡孝真的要趁早」。 這段影片只有短短 6分鐘,上傳網絡還不到 40天,總點閱率就逾 400萬次。

影片沒有花俏的特效,只是以最簡單的鏡頭、樸實的畫面,

講述一名兒子為在天堂的母親做了一頓豐盛午餐,傳達了「感謝父母不能等 待」的道理。

直白的感動往往最能觸動人心,《天堂午餐》正是憑此抓住了網友的心。

不少網友稱,自己看了好幾遍,每一遍都是淚流滿面。

網友也很驚訝,因為這個堪稱專業的影片,竟然出自一名大學生之手。

2011年4月1日 星期五

車開門 別忘這條法規

法規--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車



左後門與機車擦撞被起訴 ~~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車
別忘了還有這條法規!!

台中市一名家長,因為讓自己的小孩從左後門下車,與機車騎士發生撞,結果檢察官調閱? 法規,發現明文規定乘客不得由左邊上下車,所以用「過失傷害」起訴開車的家長。

值得注意的是,如果開了左後門造成騎士受傷,最重可以吊扣駕照。

許多家長貪圖方便,都會開轎車的左後門讓小孩上下車,台中市有家長因為這樣的情況與路過的機車騎士擦撞,竟然被檢察官被依過失傷害起訴。
交通鑑定委員會秘書李國權:「車子在停車的時候要靠右邊停車,那左側就有可能在慢車道上,規定從右側下車是安全的考量。」

檢察官援引的就是道路安全法規中的第136條第4款,上面清楚寫著:除非是單行道,不然後座乘客應該要從右邊上下。

如果開左後門因而肇事,不但有可能被計點,甚至被吊扣駕照,但大部份的駕駛人根本不知道這項規定。

不管是忘了還是是不知道,這些理由監理單位可不接受,因為法規可是白紙黑字寫得一清二楚,下車前可得先想清楚開左邊還是開右邊,若開錯車門,小心官司上門。


轉寄地震避難守則

重要! 地震來時,躲在「生命三角」內存活機會最大!





為救自己一命,請耐心花費10分鐘細讀本文並牢記,以備不時之需:


溫室效應讓地殼及海洋溫度升高,地殼膨脹擠壓,所以地震愈來愈頻繁也愈猛烈,您住在地球上任何角落都可能難逃地震的傷害;小心不要被地震淘汰!以下是一位美國活菩薩苦心為文要救各位,請勿枉費他的一番善心!

我叫道格•庫普(Doug Copp)。是世界上最有經驗的救援小組─美國國際救援小組(ARTI)的首席救援者,也是災難部經理。



本文中以下信息能在地震中挽救生命。



我曾經和來自60多個不同國家成立的各種救援小組一起工作過,曾在875個倒塌的建築物裡爬進爬出。在聯合國災難減輕(UNX051-UNIENET)小組中我擔任了任期兩年的專家。從1985年至今,除非同時發生了多個災禍,我幾乎參與了每一次重大的救援工作。

1996年,我們用我創立且被證明是正確的方法製作了一部電影。土耳其政府、伊斯坦布爾市、伊斯坦布爾大學及ARTI聯合製作了這部科學研究影片。



我們模擬摧毀了一座學校,和一個裡面有20個人體模型的房屋。10個人體模型用「蹲下和掩護」方法,另外10個模型使用我的「生命三角」的求生方法。


模擬地震發生後,我們通過倒塌的碎石慢慢進入建築物,並拍攝和記錄了結果。

在一個可直接觀察到及科學的條件下,這部電影拍攝了我使用的求生技術。結果顯示那些用「蹲下和掩護」方法的人存活率是零,而那些使用「生命三角」的人能夠達到100%存活率。已有上百萬人在土耳其和歐洲、美國、加拿大和拉丁美洲的電視節目看過這部片子。

我曾進入的第一個建築物是在1985年墨西哥地震中的一個學校。每個孩子都在課桌底下。每個孩子都被壓扁了。他們如能挨著課桌的走道里他們躺下,就有生還的希望。我不知道孩子們怎麼會被誤導要躲在某物體的下面。


簡單地說,當建築物倒塌落在物體或家具上的屋頂重力會撞擊到這些物體,使得靠近它們的地方留下一個空間。這個空間就是被我稱作的「生命三角」。物體越大,越堅固,它被擠壓的餘地就越小。而物體被擠壓得越小,這個空間就越大,於是利用這個空間的人免於受傷的可能性就越大。


下次,你在電視裡觀看倒塌的建築物時,數一數這些形成的「三角」。你會發現到處都有這些三角。在倒塌的建築物裡,這是最常見的形狀。幾乎到處都有。我培訓Trujillo(人口約為75萬人的地方)的消防部門,教導人們如何求生,如何照顧他們的家人,以及如何在地震中援救他人。

Trujillo消防部門的救援總負責人是Trujillo大學教授。他陪伴我同行,他說:「我叫Roberto Rosales,我是Trujillo的首席救援者。我11歲時,我被陷在一幢倒塌的建築物裡。就是發生在1972年的那場地震中,當時有7萬人死亡。我利用我哥哥摩托車旁的『生命三角』保住了生命。我的朋友們,躲在床下,桌子下的人都死了,我可以稱作是『生命三角』活生生的例子,而我那些朋友是「蹲下和掩護」的例子。」

道格觀察到地震中的自救10項要領:

◣當建築物倒下時,每個只「蹲下和掩護」的人都幾乎全被壓死了。而那些躲到物體,如桌子,或汽車下躲避的人也總是受到了重傷或死亡。

◣貓,狗和小孩子在遇到危險的時候,會自然地蜷縮起身體。地震時,你也應這麼做。這是一種安全的本能。而你在一個很小的空間裡便可做到。靠近一個物體,一個沙發,或一個大物體,結果它僅受到輕微的擠壓。

◣在地震中,木質建築物最牢固。木頭具有彈性,並且與地震的力量一起移動。如果木質建築物倒塌了,會留出很大的生存空間,而且,木質材料密度最小,重量最小。磚塊材料則會破碎成一塊塊更小的磚。磚塊會造成人員受傷,但是,被磚塊壓傷的人遠比被水泥壓傷的人數要少得多。

◣如晚上發生地震,而你正在床上,你只要簡單地滾下床。床的周圍便是一個安全的空間。




◣如地震發生,你正在看電視,不能迅速地從門或窗口逃離,那就在靠近沙發,或椅子的旁邊躺下,然後蜷縮起來。




◣大樓倒塌時,被發現很多人在門口死亡。這是怎麼回事?如你站在門框下,當門框向前或向後倒下時,你會被頭頂上的屋頂砸傷。如門框向側面倒下,你會被壓在當中,所以,不管怎麼樣,你都會受到致命傷害!

◣千萬不要走樓梯,因樓梯與建築物搖晃頻率不同,樓梯和大樓的結構物會不斷發生個別碰撞。人在樓梯上時,會被樓梯的台階割斷,會造成很恐怖的毀傷!就算樓梯沒有倒塌,也要遠離樓梯,哪怕不是因為地震而斷裂,還會因為承受過多的人群而坍塌。

◣儘量靠近建築物的外牆或離開建築物。靠近牆的外側遠比內側要好。你越靠近建築物的中心,你的逃生路徑被阻擋的可能性就越大。


◣地震時,在車內的人會被路邊墜落的物體砸傷,這正是Nimitz Freeway路上所發生的事情。San Francisco地震無辜受害者都是呆在車內。其實,他們可簡單地離開車輛,靠近車輛坐下,或躺在車邊就可以了。所有被壓垮的車輛旁邊都有一個3英呎高的空間,除非車輛是被物體垂直落下。

◣我發現,在報社或辦公室裡堆有很多報紙的地方,通常會好些,因為報紙不受擠壓。你在紙堆旁可找到一個比較大的空間。



以下圖示生命三角


























2011年3月13日 星期日

別拿他人的錯誤懲罰自己

只要能肯定自己,愛恨情愁就傷害不了你! 文╱戴晨志

一個有智慧的人,必須懂得「看得破、放得下」,也「將別人的責罵,視為一種禮物」,就像「感謝玫瑰有刺」一樣,因著責罵,讓我們有更多的省思和警惕。

飛機起飛了,往台南方向。天氣,有點陰冷,我的心,更是沉重。
這趟飛機到台南,並不是去演講,而是去參加「公祭」。我相信,吳伯伯和伯母兩人,現在的心情,一定是悲痛至極,痛不欲生。

談到吳伯伯和伯母,兩人都是教育界的前輩,分別在國中、國小任教二十多年,也是人人羨慕的模範夫妻;因為,他們不知道是怎麼教的,居然可以把一女一男調教得那麼好!尤其是女兒,美麗又大方,才藝更是出眾,鋼琴彈得真棒,舞蹈、書法也屢屢在縣賽、省賽中獲得佳績。

而這女兒,從女中畢業,就考上台大醫科,哇,真是了不起啊!左鄰右舍、學校老師莫不豎起大拇指,稱讚吳伯伯、伯母教養有方。真的,這女孩很乖,從小到大,念書非常自動,從不讓父母擔心。

台大醫學院畢業後,女兒到某大醫院實習,後來因表現優異,也當上了主治大夫。年紀輕輕的,就成為牙科主治大夫,真不簡單呀!而且,最令吳伯伯、伯母高興的是,女兒終於與相戀八、九年的男友結婚了。

哪知,才結婚不到一年,我,竟接到吳家寄來的訃聞,謂女兒已經「因病去世」。我有點錯愕,輾轉打聽,才聽說,吳小姐不是生病,而是「跳樓自殺」!啊,怎麼會呢?是誰害死她的?
「是她先生啊!」我的朋友偷偷告訴我說:「吳小姐才結婚不到一年,就發現她先生有外遇,和醫院裡的護士有染;她受不了刺激和打擊,就跳樓自殺……」

飛機在台南機場降落了,我搭乘計程車,直奔殯儀館。時間有點遲了。一進公祭會場,只見吳小姐漂亮的遺照,掛在大廳之中,前來行禮致意的,大都是教育界的校長、老師們。在那兒,沒有人說話,只見大家都是低泣、嘆息?「唉,這麼優秀、才貌雙全、又有大好前途的女孩,怎麼會這樣結束生命了?」

後來,公祭結束,棺材被抬了出去,要運往火葬場。可是,根據本省的習俗,兒女過世,白髮人不能送黑髮人,所以,當棺材被送往火葬場時,只見吳伯伯和伯母,兩個人蹲在牆壁的角落,相擁大哭!而每當棺材往前挪移一步,吳伯母淒厲的哭號聲,就愈撕裂、愈斷腸……

真的,這對奉獻教育一生的老夫妻是夠苦的了!頂尖優秀的女兒走了,而另一個兒子,也在待業中。怎麼會呢?兒子不也是很棒嗎?他是第一名考上知名中學,當了「班長」、也是「樂隊隊長」呀!

是啊,兒子也是成績很棒,可是高三時,換了一位教數學的導師,極為嚴格。一天,升旗時,教官要檢查服裝儀容,導師看到這班長「大盤帽扭曲、歪戴」,就大聲斥責他:「你當什麼班長?帽子是這樣戴的啊?你很屌是不是?……」
這時,兒子狠狠地瞪了導師一眼,導師立刻怒罵道:「你不服氣啊?你瞪什麼瞪?」隨即,導師當眾「啪!」一巴掌,摑在兒子的右臉。

就這麼一巴掌,把兒子的自信心和自尊心打碎了!從此,兒子對導師恨之入骨,也放棄了數學;每次考試,他的數學一字都不寫,都是「零分」。聯考時,他的數學也是「零分」,沒考上大學。後來,他去當兵、服役回來,沒有學歷、也沒有一技之長,只好暫以開計程車為業。

看著蹲在牆角的吳伯伯、伯母,我也好想哭;原本美滿、人人羨慕的家庭,怎會變成如此破碎不堪?聽著伯母悲痛得死去活來的淒厲、哀號哭聲,我的心,也跟著好痛、好痛!

美麗的女孩啊,妳為什麼要選擇走上絕路?先生有外遇,是他的錯,妳可以勇敢地走出自己,何必跳樓結束生命?妳怎麼笨到要「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
而聰明、俊帥的兒子啊,老師憤怒地打你一巴掌,是他的不對,你為什麼要放棄數學?要放棄自己的學業和前途?

是的,你痛恨那老師的不該,可是你要勇敢堅強、要挺住自己、要比老師「更棒」、「更有出息」才是啊!
現在,姐姐和你一樣,都是「拿別人的錯誤來懲罰自己」,結果,懲罰到的,是辛苦撫養你們一輩子、最疼愛你們的年邁老爸、老媽呀!而他們,現在正蹲在殯儀館的牆角邊,撕裂心肝、老淚縱橫地相擁大哭呀,你們看到了嗎?

那天,我沒再多和吳伯伯、伯母打招呼,就獨自黯然地離開殯儀館。

此時,我忽然想起,一母親在演講會後,憂心忡忡地問我:「老師啊,我念大學的女兒,最近交了一個男朋友,我覺得雙方不合適,就阻止他們交往。可是,我女兒很生氣、狠狠地對我說:『媽,妳知道我個性很叛逆的,妳愈阻止我,我就愈要故意做壞給妳看!要懷孕、要墮胎,我都敢……』」「唉,要做壞誰看啊?」那母親滿臉愁容,喃喃地說著。其實,每個人都要有「EQ智慧」,都要為自己負責、做自己生命的主人呀! 

爸爸! 你何時買新手給我??

在美國的加州有一個小女孩大約是4歲她的父親有一台大卡車,
她的父親非常喜歡那台卡車總是為那台車做全套的保養,以保持卡車的美觀一天,小女孩拿著硬物在他父親的卡車鈑金上劃下了無數的刮痕!!

她的父親盛怒之下,用鐵絲把小女孩的手綁起來然後吊著小女孩的手,讓她站在車庫罰站當父親想起小女兒在車庫罰站時,已經是4個小時過後了!趕到車庫時,小女孩的手已經被鐵絲綁的血液不通!父親送她到急診室時,已經需要截去小女孩的手掌了因為,手掌部分的組織已經都壞死,如不截去手掌...她生命是非常危險,甚至可能會危害到小女孩的生命...所以小女孩就這樣失去了她的一雙手掌了!但是她不懂.....她不懂到底是發生了什麼事在她的身上....而她的父親也因為這樣感到萬分的愧疚!
過了約半年後小女孩的父親的卡車進廠重新烤漆,又像全新的一樣!!當他把卡車開回家後,小女孩看著重新烤漆過的卡車對著她的父親說
{{Daddy~your truck looking so pretty,same like new truck.}}
(爸爸!你的卡車好漂亮唷!看起來就像是新卡車)
這時小女孩無邪的伸出了她那截斷的雙手,對她的父親說
{{but, when you want put my hand back to me??}}
(但是你什麼時候要把我的手還給我?? )
你們知道當那位父親聽到小女孩問他的問題時,發生了什麼事嗎?那位父親在小女孩的面前 .......舉槍自殺......

很多人分不清.....到底什麼是重要的?
只會無知迷失在自我的喜好當中........
就如有些人會去慈濟幫忙掃街,但家事從來不管.......
有些人會花很多錢去建廟,但對自己的親人如鐵公雞.....
有些人在外面和言悅色,但對自己的卻家人暴躁如雷......
這就是說那個父親不知是車子重要,或是女兒重要呢?
而遺憾的事.....世間到處充滿了這些事.....
而且就在你我之間....
心若改變......你的態度跟著改變
態度改變......你的習慣跟著改變
習慣改變......你的性格跟著改變
性格改變......你的人生跟著改變.
失掉金錢,失掉了某些東西
失掉了愛,喪失大部分的人生
失掉勇氣,你就一無所有

2011年2月27日 星期日

ICE概念

這方法很棒 希望大家都能存在手機裡
這個觀念真好,我曾經聽過一個朋友發生車禍,

陌生人問她要找誰,她拿出手機,昏了過去。
請現在就建立一個ICE號碼,並請把這個概念傳出去!

假如發生緊急狀況......ICE概念 ~~你一定要知道!

我們的手機裡儲存著數百通的名字和電話號碼,但除了我們自己本身外,
沒有任何一個人知道,這些號碼中的哪一支號碼是屬於我們的至親好友,
假如我們身陷在意外中時,而照料我們的人員要用我們的手機通知我們的家人時,

卻不知要打哪支號碼。

當然,手機中儲存著許多號碼,但哪一支是緊急聯絡人的號碼呢 ?!

基於這個理由,我們必須要有以
ICE (In case of Emergency假如發生緊急狀況) 為名的一個,

或更多的電話號碼儲存在我們的手機中。

最近, "ICE"的概念正快速地蔓延形成。
在緊急狀況時,它是一種簡單又重要的聯絡方式。

既然大多數人都攜帶手機,就請把緊急聯絡人的電話號碼用
"ICE" 為代號儲存起來.

點子是由一位醫務人員想出來的。
他發現當他們到意外現場時,往往意外當事人身上都會攜帶手機,
但醫務人員不知道該打哪支號碼通知家屬。

因此他想如果在這種情況下,有一個全國性可辨識的名字,這將會是個好點子。

倫敦的一件災難後,東英救護部門便發起一個全國性的"假如發生緊急狀況 (ICE)"活動.

在緊急狀況下,緊急部門人員及醫院員工, 只要撥打以"ICE"為名儲存的電話號碼,
將可以很快速地聯絡上你的至親。

請將此封E-MAIL轉寄出去,讓更多人知道,它或許真的可以救你(妳)的命!
如果有超過一個以上的緊急聯絡人,很簡單地,

只要輸入ICE1,ICE2和ICE3...等即可.,讓一切將會有所不同!
今日,藉由儲存在我們手機中的一個ICE號碼,讓我們把 ICE 概念傳出去!

富裕病毒~你 還在當「孝子」「孝女」嗎?

富裕病毒─
~~~~~這一代就已面臨的生命課題
● 其實富裕病毒包括:

◎ 沒能力煮飯:被外食餵食習慣了˙像家中豢養的動物沒有尋找新鮮乾淨食物的能力。

◎ 沒有工作價值:太有錢沒有工作的必要˙太聰明→社會付出的功能消失。

◎ 社會需求消失˙工作需求消失→飽食終日˙無所事事→這是現代社會的多數現象。




你 ,還在當「孝子」「孝女」嗎?
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看完這篇覺得花點自己的辛苦錢享受人生或投資賠點錢也不一定是壞事,避免小孩得富裕病。
  美國調查:繼承15萬美元以上財產的小孩,2成放棄工作,多數一事無成;他們得到越多,越不滿足,甚至失去奮鬥目標。這股「富裕病毒」正席捲全球,從美國、日本到臺灣……

  「好好待妳的小孩,但不要給他們太多財產。」這是今年一月,美國《商業週刊》出版的25個最佳觀念專題(The best 25 ideas),報導開始的第一句話。配合一張皺著眉頭、不開心的小孩照片,這句話格外引人好奇:為何要這麼慎重其事的談這事?

  答案在文章中的一個單字:「富裕病」(affluenza)。先前令人聞之色變的禽流感(Avian Influenza),讓大家看到富裕病的英文時,感覺好熟悉。沒錯,富裕病這個名詞是1990年代後期才發源於美國,由兩個單字「富裕」(affluence)和「流感」(influenza)合成,指那些由於父母供給太多,造成孩子過度沉溺物質,生活缺乏目標等後遺症。

童年富裕、長大負債


  美國年輕破產族,每年增加16%。當美國嬰兒潮世代到達人生成就最高峰,即將擁著四百一十兆美元退休,甚至將財富傳承給下一代的階段,卻突然發現,他們的兒女或孫兒女,正受到富裕病毒的威脅。

  根據美國消費者聯盟的一項調查,2003年有31%的大學生,有超過三千美元的信用卡債,比2000年增加了67%;二十五歲以下因為負債而破產的人數,過去十年也以每年16%的速度快速增長(二十五歲以上破產人口的增加速度只有5%)。不是因為年輕人沒錢,而是因為他們太愛亂花錢,所以如今美國許多大學將消費性負債,列入學生退學的評量因素之一。

臺灣也不遑多讓


  根據金融監督管理委員會銀行局的最新統計,臺灣所有卡債中,五分之一是由二十至二十九歲的年輕人所「貢獻」。他們主要用於購買奢侈品所積欠的現金卡、信用卡卡債,共計一千四百七十八億元,相當於政府兩年的高等教育經費,或未來八年的全國治水經費。

  而根據研究,美國的破產族當中,超過七成都來自於中產或者更高收入的家庭。他們的人生因為負債搞得一塌糊塗,並不是他們資源太少,反而是在他們成長過程中,資源的供給非常充裕,甚至是太充裕了。

美國興起反思浪潮,

五分之一富豪寧捐出財富不留給子女


  今日的美國,百萬富翁在十年內成長了400%,對財富卻出現了反思的浪潮:2003年,哈佛大學募款人柯立爾估計,全美三百二十萬名百萬富翁中,約有六十萬人因擔心會寵壞子女而將捐出大筆財富。他說:「許多新富之家,希望子女只享有中產階級的生活形態,好讓他們擁有快樂婚姻,並且養育快樂子女。」

  那麼這些新富會留多少錢給子女?柯立爾表示,資產超過三千萬美元的富豪,會留給子女每人約一百五十萬美元,這筆錢可用來買一幢房子,且受良好的教育。連續十二年蟬聯《富比世》全球富人排行榜第一名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則早在一九九九年時宣布,他和妻子將他們兩個孩子的遺產繼承金額,限制在一億美元以內。蓋茲目前的身價有五百億美元,卻只留下五百分之一給孩子,剩餘的財富全部捐獻給慈善機構和社會福利事業。

富裕人口也快速增加的華人社會而言,如何恰當的給孩子金錢、資源?正是前所未有的挑戰。首先,中國傳統上避諱談錢;其次,我們的傳統都還是留遺產給孩子,而非將財富留給社會。奇美創辦人許文龍四月二十七日在交通大學演講時表示,他有二女一男,但三個子女現在還不知道,老爸到底會不會留財產給他們。他說:「我錢很多,留一些給子女到底要留多少?」這個問題對他而言,遠比經營事業還困難。

  不只有錢的許文龍覺得很難,對大部分中國人的父母而言都不是簡單的事。從事跨文化,本土心理學研究的中研院院士楊國樞指出,包括臺灣、香港、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等東亞儒家文化圈,是集體主義的社會,「至今我們民法的『父債子還』,還是延續這樣的『家族共產主義』精神。」

富留子孫種下惡果,孩子變得只知享受,不知義務

  今年四月十六日,臺南市爆出一家四口燒炭自殺的人倫悲劇,二十八歲的張智凱帶著妻子與五歲長女、五個月大幼女,輕易的結束四條寶貴的生命,自殺原因只因為高中音樂老師退休的媽媽不借給他三十萬元!

  悲傷的母親,即便面對兒子指控「媽媽愛錢更甚我的生命」,深痛之餘,仍然替兒子說話,認為是媒體亂寫,「他其實很乖」。老鄰居看到的則是,失婚獨立扶養張智凱長大的陳玉霞,在張智凱從小到大的成長中,只要是張智凱開口要的東西,幾乎沒有說不的。

  美國威斯康辛大學博士、東吳大學社會係副教授吳明燁觀察指出,在這個家「呈現的似乎是孩子只有權利,沒有義務。」這個永遠只負責享受的孩子,最後走上的是富裕病的最惡後果。

  外國人稱臺灣為Boss Land,因為臺灣家族對子女高度的經濟支持,讓許多人不需要理性計算風險,就可以隨性創業。「因為得來容易,所以臺灣創業的年輕人投資報酬率常算不清楚。」南華大學社會科學院院長翟本瑞說,同樣的,在花錢時,年輕人也預期將來會從家裡繼承財產,而有恃無恐。

讓孩子走出「金鳥籠」,教導正確用錢觀念,為自己負責

  中國人常說「富不過三代」,但這並非打不破的魔咒;深入了解一些能夠富過好幾代的家族,對如何與財富相處,都有非常嚴謹的教養。翟本瑞舉例,德國最老的投資銀行梅茲勒(Meztler)家族,富過三代的秘訣只有一個:不讓孩子關進「金鳥籠」;他們的小孩上地區最普通的學校,每天走路去搭公車上學,與所有同學一起玩耍、一起生活,吃同樣食物。

  世界上最富有的家族——沃爾瑪集團的華頓家族,已逝的董事長山姆.華頓(Sam Walton),奉行的財富教育核心理念是「勞動讓人有價值」。老華頓從來不給孩子們零用錢,他的四個孩子很小就開始「打工」,在商店裡擦地板,幫忙修補倉庫的房頂,晚上幫助裝卸簡單的貨物,老華頓則根據一般的工人標準付給他們「工資」。

  這一代華人富裕家庭的青少年,是在「漏斗型」的資源灌注下成長──臺灣出生率是世界倒數第一,全臺平均值衹有1.2%,居民社經地位最高的臺北市,出生率更低至1.04%。因此,富裕病毒對華人的考驗,將比SARS(嚴重急性呼吸道症候群)更為嚴峻。妳的孩子,做好防疫措施了嗎?妳的財富教育啟動了嗎?

好聽的歌--廁所女神

http://www.nownews.com/2011/02/14/334-2688708.htm#ixzz1DuOsf1Rq
大陸新聞中心/綜合報導

一首《廁所女神》讓出道6年的創作女歌手植村花菜爆紅,除了登上日本NHK紅白歌唱大賽,這首歌也已紅出日本,在大陸的微博和網路上瘋傳。大陸網友將其封為「2010年年度最感人歌曲」,因為歌曲中所表達的濃濃情感,讓許多80、90後的網友想到童年,也想到離鄉背井的心酸。 其實,植村花菜已默默在日本演藝圈中奮鬥6年,一曲自創、紀念奶奶的《廁所女神》,才讓她嚐到走紅滋味。這首長達10分鐘的歌曲中,述說的是她和奶奶一起生活的感人故事,包括奶奶為了哄她打掃廁所,就告訴她只要天天打掃,就可以像「廁所女神」一樣美麗。 不過,植村花菜就像其他的年輕人一樣,進入青春期後開始頂撞奶奶,也不再相信「廁所女神」,甚至拋下了奶奶去了大城市發展;最後,即使返鄉探視病重的奶奶,也是匆匆離去,沒有見到奶奶的最後一面。植村花菜發行專輯後,不僅征服日本人的耳朵,就連大陸網友都為之融化。 看著中文字幕,聽著植村花菜哽咽獻唱,就不難了解這首歌為何被稱作「每聽必哭」的原因。 這首歌曲傳上大陸微博和網站後,引發網友瘋狂點擊和轉載,並將它譽為2010年年度最感人歌曲。「人為什麼總要去傷害別人?總要錯失最重要的東西?」曲中濃厚的懊悔之情,讓不少80、90後的網友深受感動。有人說,自小也聽過大人說過不少類似「廁所女神」的善意謊言;也有人回想到自己離鄉背井的心酸,感嘆很想回家抱抱家人。 下載 NOWnews iPad版 ▲Top 植村花菜小檔案1983年1月4日出生於關西,是日本創作型女歌手。歌曲主要為吉他風格。她擅長用吉他彈奏出悅耳輕快,富有優美動感的旋律。 8歲時觀看經典音樂電影《真善美》(The Sound of Music)對音樂產生興趣,渴望成為歌手。18歲高中畢業後進入大阪音樂專門學校進修。2002年,開始學習吉他,並且開始創作歌曲在街頭演出。 2004年發行第一張地下唱片,2005年正式出道。2011年1月,因為《廁所女神》爆紅,登上日本最有影響力的「紅白歌唱大賽」。

原文網址: 《廁所女神》每聽必哭 日本歌融化大陸網友 國際新聞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www.nownews.com/2011/02/14/334-2688708.htm#ixzz1F6rNDa9q

老師的工作是感動孩子

仔細閱讀,然後寫下座號、姓名就可得分20%。


老師跟你說:對不起!

「對不起。因為兼職組長的關係,我偶爾會遲到。對不起。雖然我很努力,但有時候還是會控制不住脾氣。對不起。如果我用不該用的語詞無意中傷害了你。對不起。你們就要畢業,有些錯來不及彌補,因為這門課我已無法繼續。坦白的面對自己,真誠地道歉,真的有點難,但我願意…」

南投縣光華國小老師簡世明老師在畢業班考試卷上,向學生道歉。

因為他覺得,學生即將畢業,所有課程都上完了,唯一還沒教會孩子的是面對別離,學習和老師以及相處6年的同學說再見,學習和自己的童年道別。

「別離應該是個祝福,不是缺憾,」他說。

學生們看到考題,先是一愣,然後表情嚴肅,更多人哭了,監考的老師覺得奇怪,難道是考題太難,為什麼學生哭成一團。

收回考卷後,簡世明老師發現有個孩子也寫下自己的「10個對不起」,另一個孩子寫下「10個沒關係」。

「老師就是感動的工作,」簡世明說。

曾經身為學生的你我,或許不記得過去老師教了什麼,卻永遠記得某位老師帶給你的感動。

「感動」甚至會改變學生的一生,小莉就是一個例子。

小莉是個典型被排擠的孩子,胖胖的身材、遲緩的動作加上低下的成績,同學惡意幫她取綽號,排隊也不願和她排,連簿子都不願和她疊在一起,老師怎麼勸誡、禁止也無效。

於是小莉變得愈來愈退縮,築起一道拒絕別人的牆。

「這樣的孩子我們要逼她到什麼地方去?」簡世明心想,他相信小莉其實不笨,決定試試看。

月考前一天,簡世明把小莉叫來,讓她把一張考卷做完,小莉本能拒絕說不會,簡世明和她約定,做完這張考卷,回家功課全都不用做,於是,慢慢地、一題一題地,在小莉委屈又拚命拖延下,終於做完考卷。

這其實就是隔天的考題,只是題號更動而已。

待月考成績公布,「小莉請站出來,」小莉像一隻受驚的小兔子手足無措地上台。

「小莉是這次考試成績最好的同學,她考了80分。」

「嘩,」全班炸了開來,永遠不及格的小莉竟然得到了生平第一張獎狀:「最佳進步獎」。

雖然此舉受到質疑,但簡老師認為,「獎懲的目的不是為了表彰勝利者,而是表揚最值得表彰的人。」

「這還不夠,我要她永遠抬起頭,」簡世明說。

那一年的表揚模範生的「光華芬芳錄」,簡世明提名的就是小莉,理由是「認真勤奮、永不放棄」,相較於其他班都是得獎紀錄輝煌的考試高手,主辦的輔導主任以為簡老師在開玩笑,但簡老師堅持。

於是,小莉的照片和其他模範生一起貼在中庭走廊的櫥窗。

同學們議論紛紛,簡世明老師不多解釋,但態度堅定。

幾天後,小莉偷偷一個人走到中庭走廊,盯著自己的相片看了10分鐘。

後來,小莉多了點自信,願意卸下冷漠的面具,面對同學的嘲笑也懂得頂撞回去。

多年後,她就讀某知名高職的餐飲科,希望成為出色的廚師。

「觀察,老師才能發現孩子的潛能,」簡世明強調,若非觀察,他也無從得知小莉被排擠。

他呼籲老師同業,「下課不要只改簿子!」下課時多和孩子說話,看孩子怎麼玩,喜歡什麼、不喜歡什麼,下課時間才會呈現孩子的完整面貌。

簡世明認為,身教才是力量最強的教育,他要向學生示範生命有無限的可能。

成功,就要揮汗闖關學騎獨輪車就是,年過中年的他故意在學生面前練習,逼自己一定要學會,「遇到困難怎麼辦?就和他拚了,就是要成為海賊王,不斷地過關破關,才能拿到寶物,」簡世明突然像青少年大吼大叫。

在一次畢業典禮,簡世明也向同學示範,不要怕失敗,要勇於追求自己的夢想,即使不認識的人也會聽到你的呼喊,願意幫助你。

簡世明寫了幾封信給素未謀面的知名人士,希望邀得他們的祝福。

博幼基金會董事長李家同、長跑名將林義傑和奇幻基金會執行長朱學恆都回了信,朱學恆甚至還在網路舉辦徵文比賽:「寫給當年國小畢業的自己」,引起網友熱烈回應。

「不喜歡他的工作的人,不會是好老師,」簡世明說。

他這樣當老師很累,很花時間,他總是7點就到校、5點才離開。

「我只是儘可能行為和信念一致,否則我會受不了。」簡世明說。

光有熱情沒有用,有一天會燃燒殆盡,變得憤世嫉俗,他有的是信念,信念讓他今天前進一公尺,明天若遇到挫折,或許妥協前進5公分,但永遠往同一個方向前進,而他堅持的教學信念,就從這一刻建立。

簡世明就讀台中一中時,叛逆不認真讀書,大學考壞了。

父親為了10個小孩的教育,填志願時幫他填公費的師範學院,他被迫到心中「鳥不生蛋」的台東唸書,心裡堆了悶氣,意味以後要當無聊的老師。

他在台東唸書時遭遇車禍,被送到台東基督教醫院,外籍醫生幫他看診,簡世明隨口問,為什麼飄洋過海到台灣來?

外籍醫生回答:「上帝叫我來,我就來了。」

這個輕鬆的答案震懾了他,讓他記住20年,原來唯有奉獻,才能得到心中真正的自由,唯有奉獻,才能看到生命的美好,唯有奉獻,才能看到孩子身上的無限奇蹟。

然而他的付出,學生也都記得。

朱學恆在部落格貼出簡世明老師邀他鼓勵畢業生的信後,一位國二女生回應了一篇文章,標題是:「曾經身為他的學生,我,很幸福。」

電容科技的一天

真是太神奇了科技讓很多事成為可能。

2011年2月3日 星期四

從三傻大鬧寶萊塢這部電影來思考教育



青海的媽媽

自私乃人之本性,故世人普遍充滿了貪瞋癡,因此有時會讓人覺得人之邪惡與愚昧實為眾生之最;然而相對的,徧亦有些人卻也因有無私之愛,將人性崇高之美刻劃得驚天地、泣鬼神,本篇文章感人肺腑,能無動於衷者幾希乎!
大陸經濟學家張宏馳在夫人馮華去世後,竟從天津鄉下領回來一個老態龍鍾的文盲老太太,讓她成為繼室。這令他的兒子張成和張敢百思不得其解。2009年11月,張宏馳辭世,千萬財產要分給繼母一大半,兒子張成萬分不滿和不甘。在企圖阻止繼母繼承遺產的過程中,他追尋著父親的情感軌跡,經過層層剝繭抽絲,他發現了父親和繼母的一連串秘密……
父親辭世
2009年11月5日,下午3點多,84歲高齡的經濟學家張宏馳突發心臟病。在被送往醫院途中,張宏馳還有短暫意識,他拉住兒子張成的手艱難地叮囑:“要是我熬不過去了,你和弟弟,一定要照顧好王姨……”
王姨是張成的繼母王秀珠。張成和弟弟張敢都沒有料到,這竟然是父親的遺言。
當天晚上,張宏馳因醫治無效,與世長辭。張成和張敢悲慟欲絕,更對父親的臨終囑託萬分疑惑:父親是大學教授,再婚為何要娶一個文盲?父親為何對這個農村老太太感情這麼深?臨終遺言,子孫他一個也不提,單單交代“要照顧好王姨”!
張成兄弟對此事百思不得其解,對父親也多少有些怨氣。
張宏馳1925年出生于天津,是北京某大學的教授,享受國務院頒發的政府特殊津貼。張成在父親的盛名之下成長,繼承了父親踏實堅韌的品格,年紀輕輕就成為中關村一家科技公司的總裁。
1996年,張成的生母馮華去世。怕父親晚年生活孤寂,張成和張敢都希望父親續弦,卻被父親一口拒絕。5年後,父親忽然打電話來,讓兄弟倆回家。張成和張敢匆匆趕回去一看,家裡多了個陌生老太太!她衣著土氣,一臉皺紋,滿頭白髮,一問,老太太70多歲了,是從天津農村接來的,父親準備和她結婚!
兄弟倆震驚得說不出話來。父親如果找個老年女性知識份子做伴兒,有共同語言,屬人之常情;或者找個沒多少文化但比他小十幾二十來歲的漂亮女人,也可以理解。可這個年齡又大又沒文化的農村老太太,究竟哪點吸引了他?
聽說父親第二天將和這個叫王秀珠的女人去領結婚證,張成兄弟怕父親不高興,所以沒敢反對,但又一時無法接受這個繼母。於是他們試探著問父親與這個女人是如何認識的,父親不悅,說:“我的事情不用你們操心!”兄弟倆對視了一眼:父親不是老糊塗了吧?
父親與王秀珠結婚後,兄弟倆都對她很冷淡。他們很少回父親家,即便逢年過節回來看望父親,也很少與她說話。王秀珠話不多,在張成的印象裡,她永遠都只是在家裡收收揀揀,從來沒有刻意討好過兄弟倆。
現在父親忽然去世,王秀珠將要參與遺產分配。父親一生向學,碩果累累,生活又極其儉樸,學校分配給他的位於北京三環以內的兩套住房,加上多年的津貼、著作版權費、收藏的字畫等,總價千萬之巨。張成和弟弟更加憤憤不平——一個70多歲的村婦,能嫁給他父親已是一步登天。這8年來,兄弟倆對她談不上敬重倒也客客氣氣,她在北京享了8年福已經是人生的造化,她有什麼資格分父親的遺產?
但兄弟倆的身份、地位、學識和修養,使得他們縱然心有不滿,做事也在情在理。2010年1月,兩人開始辦理父親的身後事。由於王秀珠也是高齡老人了,耳背、眼花、行動遲緩,張成雖有一百個不情願,也不得不親自奔波,去為她代辦一切遺產繼承的手續。
2月初,張成來到王秀珠的老家天津市郊。王秀珠終生無子,很多東西由其妹妹王佩娥的孩子趙亮代為保管。張成兄弟倆與王秀珠的親戚從來沒有過半點兒聯繫,此次為辦繼承手續才相互認識。聽說張成來拿材料辦理繼承手續,趙亮非常高興,主動地搬出了家裡放材料的木箱。在箱底,張成看到一本發黃的家譜,打開一看,他萬分震驚:王秀珠的母親竟然是張宏馳父親的表姐!也就是說,王秀珠和張宏馳是表親關係!而三代以內旁系血親的婚姻在法律上是無效的!
王秀珠的妹妹和趙亮知道此事嗎?至少他們肯定不知道近親婚姻無效。張成不敢聲張,只是悄悄將家譜放進公事包。這時,他發現了更令他震驚的事——在王秀珠珍藏的物品中,竟然還有一份離婚證書:張宏馳,王秀珠,青海省共和縣,1955年結婚,1965年離異。他們竟然曾經有過長達10年的婚姻!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
太多的意外紛至遝來,令張成心亂如麻。他將全部材料都帶上了。告別了王佩娥一家人,張成立刻打電話給弟弟:“爸和王秀珠有血緣關係,婚姻無效,她沒有繼承權!”張敢也萬分詫異,更加疑惑:“你為什麼不問問王秀珠的妹妹到底怎麼回事?”張成說:“我一心想著王秀珠沒有繼承權,別的事沒敢驚動他們。等我回來再和你商量怎麼辦。”
一路上,看著鐵軌旁筆直的電線杆呼嘯著後退,張成心潮起伏。難怪父親對他和王姨的相識經歷諱莫如深。張成明白,只要他向法院提起訴訟,就意味著王秀珠從這場無效的婚姻裡得不到任何遺產,她將淨身回到天津楊柳青鎮。這對於一個糊塗的年邁老人而言,是不是太殘忍了?可是父親在世時,一家人也對得起她了。不是進入這個家庭,她怎麼能出入坐小轎車?怎麼能有保姆照顧?怎麼能氣定神閑地侍花弄草?而她對這個家庭並沒有付出過什麼。
張成糾結一路,最終還是決定起訴。想到王秀珠並無子嗣,一個人回到天津未免淒涼,張成和弟弟商議,每月付給她一定的養老金。
2010年3月25日,張成向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判決父親與繼母的婚姻關係無效,請求依法取消繼母王秀珠的繼承權。
因為勝券在握,張成有了一絲歉意,決定回去看望一下繼母。一進家門,他看見王秀珠正坐在陽臺上曬太陽,身上披著父親生前常穿的灰色大衣,那風燭殘年、行將就木的淒涼晚景,讓張成難免有一絲心酸。他問:“王姨,你和我爸爸在1965年離過一次婚?為什麼你們結婚又離婚?”王秀珠半晌才聽清,遲鈍地歎了一聲: “你爸爸讀了很多書……多少年了啊……”
是啊,半個世紀過去了,那時離婚是一件驚天動地的大事,這是怎樣一段感情?張成再追問下去,王秀珠卻已語無倫次。她蒼老得說不出一句邏輯正常的話,只剩下悲切混濁的淚水。
幾天後,張成到弟弟家做客,與弟弟、弟媳議論起繼母的事。弟媳提醒兄弟倆:“爸臨終時交代我們要對得起王姨,我們都答應了。現在他屍骨未寒,我們卻剝奪她的遺產繼承權,是不是有點兒過分?”張成心頭一震。
父親為什麼對一個村婦如此情深義重?這背後一定有著不為人知的故事,自己不能做出不孝不義的事。張成決定再赴天津,搞清楚事實,決不讓父親在九泉之下難以瞑目。
6月初,張成再次來到天津楊柳青鎮。
追尋真相
王秀珠的妹妹王佩娥,得知張成是來追尋張宏馳人生軌跡的,不禁老淚縱橫。她告訴張成,張宏馳和姐姐王秀珠是青梅竹馬的表兄妹。在那個愚昧的年代,表親可以成婚。1944年,兩人舉行了傳統結婚儀式,拜了天地。
同年,張宏馳考入輔仁大學社會經濟系。為了支持他念書,王秀珠來到北京,在有錢人家中漿洗衣物、被服,掙錢供張宏馳讀書。
年輕的感情,動盪得如同驚濤駭浪。張宏馳在求學期間,喜歡上了漂亮的城裡女孩兒。而且,讀了書的他,知道了近親結婚是違背科學和倫理的。
1947年,王秀珠和王佩娥去大學看望張宏馳。張宏馳根本不願意同學們知道他結了婚,見姐妹倆找來,暴跳如雷:“誰讓你們來的!”王秀珠只好拉著王佩娥快步離開。王佩娥至今還記得,那天為了去見姐夫,她和姐姐穿的都是沒有一點兒補丁的、最好的花襯衫。她們一來一回,徒步走了整整一天。她天真地問:“為什麼姐夫不高興?”姐姐回答說:“讀書的時候是不准結婚的,他怕同學知道。”王佩娥信以為真,直到幾十年後她才知道,當時的學堂並沒有這樣一條規定。在那個烈日炎炎的中午,王秀珠獨自咽下委屈,絲毫沒讓妹妹發現端倪……
1948年,張宏馳大學畢業。1955年,想到當初結婚只拜了天地,王秀珠的父母為了鞏固兩人的婚姻,逼著兩人到民政部門登記結婚。
20世紀60年代初,中國開始大面積鬧饑荒,北京也不例外。最殘酷的時候,走在路上吃饅頭都會被饑民哄搶。為了把糧食省下來給張宏馳吃,又不會被人發現偷去,王秀珠縫了個小布袋拴在腰間,把自己的口糧省下一半放在布袋裡,晚上睡覺都攥在手心裡,等著丈夫每週回來,讓他吃一頓飽飯。
王秀珠瘦得皮包骨頭,卻守著她的布袋,一直把食物留存下來。她無數次餓暈在大堆要漿洗的被服前,清醒後又拴緊她的布袋繼續幹活……聽著王佩娥的講述張成心裡波濤洶湧。如果一個人能在自己的生存都受到威脅的情況下,把活下去的希望留給另一半,那樣的愛情是多麼不容置疑!
1961年,王秀珠告訴妹妹,自己沒有文化,怕將來被丈夫看不起,她也在自學,還想在北京城找一份工作。幾經申請,街道辦事處把王秀珠安排到一家工廠工作。為了更好地照顧丈夫和公婆,王秀珠毅然將公婆接到了北京。
而張宏馳卻在這時向上級申請到青海工作,夫妻兩人分居兩地。1962年的一天,王秀珠回到娘家,一進門就痛哭不止。她告訴妹妹,張宏馳不但不回家,並且慫恿父母與她分開住。直到那時,她才意識到,這段婚姻已經不能再靠她卑微的討好和無私的付出去維繫了。
可即便是回娘家,王秀珠還是來到張宏馳的父母家幫忙幹農活。她卑微地愛著他,拼命打磨自己,希望與他比肩,和這個對她寡情的男人擁有天長地久的美好。
1965年夏,王秀珠和王佩娥一起到青海去看張宏馳,發現他穿著時髦的的確良襯衫,頭髮梳得油光可鑒。張宏馳仍然很不高興,提出兩人之間已沒有感情,並且近親結婚是違法的。王秀珠想了想,對王佩娥說:“他要怎麼樣就怎麼樣吧,我不能拖累他。”就這樣,兩人平靜地在青海辦理了離婚手續。
王秀珠將一個女人一生最好的年華都奉獻給了張宏馳,卻沒有一絲怨言。但王佩娥清楚地記得,姐姐回到娘家後,三天粒米未進,哭得天昏地暗。整個鎮子的人都知道她被讀大學的丈夫拋棄了。姐姐在家待了兩個月,出去還要替丈夫解釋:“不是他品性不好,是我們近親結婚,這是違法的……”
不久,王秀珠回到北京上班。因為年輕時洗被服浸了太多涼水,她患了嚴重的風濕性關節炎,關節粗大,雙腿不能彎曲。王佩娥去北京看望姐姐,哭著幫姐姐按摩變形的雙腿,心裡為姐姐不平:當年,她為供張宏馳讀書,替人洗衣才落下了關節炎,難道姐姐一生的命運就是為了成就和成全張宏馳嗎?
1967年,張宏馳與張成的媽媽馮華結婚。後來,張宏馳被調往北京任教。聽聞前夫結婚的消息,王秀珠終於在親友的撮合下,與一個離異退休職工結了婚。
趙亮拿來姨媽和姨夫的照片,張成一看,驚呆了!照片上,王秀珠的丈夫,是深深刻在他童年記憶中的那位陳叔!
隨著真相被一層一層揭開,張成不禁淚水滂沱……
情深義重
照片上的男人,正是被爸爸稱為“鄉下親戚”的老陳,老陳常常給張成家送糧送面。那時,張成和張敢還小,但一見到陳叔,他們就知道,“世上最好吃的東西來了”。他上小學時,看到有小朋友穿軍裝,也想要一套。陳叔知道了,就將自己家半年的布票給了媽媽,媽媽用這些布票買布給張成做了一身軍裝。1977年父親赴英留學後,家中一時拮据,陳叔還曾送錢來。那些支離破碎的記憶像彩色的真實生活中忽然閃過的黑白鏡頭,溫暖而令人心碎。張成無論如何都想不到,幼年時記憶中那位陳叔,竟然是王秀珠的丈夫!他立刻打電話告訴弟弟:“你還記不記得,小時候家裡經常出現一個陳叔叔。他是王姨曾經的丈夫啊……”張敢在電話中得知了一切,沉默了許久,泣不成聲……
原來,“文革”期間王秀珠聽說張宏馳成了走資派,急得六神無主,她對妹妹說:“張宏馳從小就沒有吃過一丁點兒苦,我怕他熬不住啊!他沒了工資,兩個孩子吃什麼?”為了不讓馮華尷尬,她那同樣善良的丈夫老陳替她去看望張宏馳一家,每個星期都給張家送吃的。張宏馳赴英留學期間,王秀珠夫婦毅然表態:兩個孩子,他們寄錢來養。
當時王秀珠的工資是每個月18元。他們每個月寄給馮華6元,還有一些糧票、油票。而她自己一件衣裳,卻是“新三年,舊三年,縫縫補補又三年”……
20世紀70年代末的一天,有學生送給張宏馳一罐麥乳精,他捨不得喝,拿給王秀珠。看到她家的枕頭上還打著補丁,張宏馳大約覺得刺眼,伸手拽過來給翻了個面,沒想到背面的補丁更多。張宏馳歎了一聲:“年輕的時候不懂事……我這輩子唯一對不住的人就是你,不知道還有沒有償還的機會。”
王秀珠說:“等你有了出頭之日,就送我和老陳一對新枕頭。”
1990年,老陳因病去世。張宏馳前來為他送終。追悼會上,他老淚縱橫,送上親手寫下的挽聯:“手足情篤幾度生死未曾離左右,肺腑言箴從來榮辱不計守炎涼”。
此時,張宏馳和王秀珠都已年過花甲,再多恩怨都已被歲月打磨平整。那之後,王秀珠回到天津老家安心頤養天年,與妹妹一家住在一起。
2001年初,趙亮忽然接到一個電話,是找王秀珠的。趙亮非常吃驚,誰會打電話給一個耳背的老人?見王秀珠在院子裡曬太陽,趙亮便大聲叫她:“大姨,你的電話!”70多歲的王秀珠顫巍巍地走進堂屋。電話的那一頭,是76歲的張宏馳。
王秀珠很快聽出是他,她把電話捧在耳朵旁邊大笑著說:“你大聲點兒,我耳朵聽不見啦!”眼淚卻一瀉而下。兩人又哭又笑,很多話不斷地重複著,趙亮站在邊上,忍不住流下淚來。
張宏馳對王秀珠說,自己從一個老家朋友處打聽到她的電話。他的老伴在幾年前也去世了,兩個孩子都已成家立業,他卻感到了生活的孤苦。他說:“你到北京來吧,我們都是沒幾年光景的人了,我們一起過吧。誰知道人還有沒有下輩子呢?”王秀珠毫不猶豫地說:“好哇。”話一出口,哭得一塌糊塗。
2001年3月,張宏馳親自到楊柳青鎮接王秀珠,趙亮送姨媽進京。
晚上,張宏馳在學校的餐館裡請王秀珠和趙亮吃飯。因為王秀珠走路不方便,張宏馳怕她摔倒,一直牽著她的手。
趙亮每年都去一趟北京看望姨媽。在最後的兩年裡,兩人都有些糊塗了,但張宏馳有時會費力地俯過身去吻她,她還像少女一樣笑……
張成怎麼都沒有想到,他得到的是這樣一個纏綿悱惻的故事。這個平凡的女人貫穿了父親的整個生命歷程。如果連她都沒有資格繼承遺產,這世上就再沒有人有資格了!他眼含熱淚回到北京,與弟弟商議:遞交撤訴信。
2010年6月10日下午,張成得到撤訴通知後,立刻回到父親家中看望繼母。王秀珠還坐在陽臺上,像幾個月來沒有動過一樣。她靜靜地看著外面的世界,眯著眼睛,仿佛快要睡著了。陽光罩在她身上,有一種祥和的光輝。
張成淚如泉湧,蹲下身,將臉輕輕放到王秀珠骨節已變形的大手上,喚了一聲:“媽媽……”王秀珠愣了一下,伸手摩挲他的頭髮。張成深情地說:“不管您的思維是不是清晰,我都想告訴您,我去過您的老家,瞭解了您和我父親的過去。您是一位偉大的母親……”
如果王秀珠聽得懂這些話,那麼她一生的無私付出終於有了最有力量的幸福回報。假如張宏馳在天有靈,他一生未了的歉疚終於有了最美好的完結。
後記:文革可以革去文化革去人性,但不過是暫時的部分的;傳統的、美好的事物破壞了或許永久不能復原,但失落的善良人性終究可以找回尋回。動亂的大時代造成很多巨大的悲劇,底下更有無數個人家庭的小悲劇,悲劇裡見到高貴的人性沒有被災難所淹沒浩劫所矇蔽,像海蚌裡的珍珠河沙裡的金子閃耀著光輝,讓我們對人生抱持希望,對人性保有信心,漫漫長路可以繼續走下去。
這篇文章原作者不知是誰,真實性如何不能確知,上網查不出張宏馳之人,但文章人事時地物背景都交代一清二楚,似真有其事,而非杜撰,不過故事貴在感人,真假無損其價值。倒是張宏馳王秀珠夫妻兩人文中謂屬三代旁系血親,應屬四代旁系血親才對,即兩人為共曾祖表親;依我方算法為六等旁系血親。
文章沒有標題,是我安上去的。名稱沒啥特別,簡單的描述主角的身分而已,但我選擇「青海的媽媽」而非「青海的老婆」,更能彰顯這位沉默女性的偉大,他以他的偉大贏得了始終拒斥輕蔑他的孩子的一聲「媽媽」。

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垃圾車定律

生命只有 10%由自己決定,其他的90%就看你如何接受它!



有一天,我跳上一輛計程車,打算到機場,正當我們開上正確的車道時,突然間一輛黑色轎車從停車位開出,正好擋在我們前面,我的計程車司機立即踩剎車,車子滑行了一小段路,剛好閃開來車,兩車之間的距離就只差個幾英吋,那一輛車的駕駛甩過頭來,開始朝著我們大喊大叫。
我的計程車司機只是微笑,對那傢伙揮揮手。我覺得他實在太友善了,我就問他:「你剛才為什麼那麼做?那傢伙差點毀了你的車,還可能害我們受傷而被送去醫院!」 ;下面是當時我的計程車司機告訴我的話,現在我就稱呼它為「 垃圾車定律 」。

他解釋說:許多人就像垃圾車,他們到處跑來跑去,身上充滿了垃圾、充滿了沮喪、充滿了憤怒、充滿了失望,隨著垃圾堆積,他們終需找個地方傾倒;有時候,我們剛好碰上了,垃圾就往我們身上丟,不要認為他是衝著你來,只要微笑、揮揮手、祝福他們,然後繼續走我們自己的路;千萬別將他們的垃圾擴散給同事、家人或其他人。

總結:成功的人不會讓垃圾車影響他們的生活;人生苦短,早上醒來絕對不要帶著遺憾,所以愛那些對你友善的人;不用去理會那些對你不友善的人,生命只有 10%由自己決定,其他的90%就看你如何接受它!

祝你有一個愉快的、沒有垃圾的日子。你今天所種下的種子,會決定你明天的收穫!


讓孩子學會感恩

一名成績優秀的青年去申請應徵一個大公司的經理職位。

他通過了各個階段的筆試及面試,由董事長做最後的面試,做最後的決定。

董事長從該青年的履歷上發現,該青年成績一向優秀,從小中學到研究所從來沒有間斷過。


董事長問,你在學校裏拿到獎學金嗎?該青年回答,沒有。

董事長問,是你的父親為您付學費嗎?該青年回答,我父親在我一歲時就去世了,是我的母親給我付的學費。

董事長問,那你的母親是在那家公司高就?該青年回答,我的母親是給人家洗衣服的。

董事長要求該青年把手伸給他,該青年把一雙潔白的手伸給董事長。

董事長問,你幫你母親洗過衣服嗎?該青年回答,從來沒有,我媽總是要我多讀書,再說,母親洗衣服比我快得多。

董事長說,我有個小小的要求,你今天回家替你母親洗一次雙手,明天上午你再來見我。


該青年覺得自己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回到家後,高高興興地要給母親洗手,母親受寵若驚地把手伸給孩子。

該青年給母親洗著手,漸漸地,眼淚掉下來了,因為他第一次發現,他母親的雙手都是老繭,有個傷口在碰到水時還疼得發抖。

青年第一次體會到,母親就是每天用這雙有傷口的手洗衣服為他付學費,母親的這雙手就是他今天畢業的代價。

該青年給母親洗完手後,一聲不響地把母親剩下要洗的衣服都洗了。

當天晚上,母親和孩子聊了很久很久。

第二天早上,該青年去見董事長。

董事長望著該青年紅腫的眼睛,問到,可以告訴我你昨天回家做了些什麼嗎?

該青年回答說,我給母親洗完手之後, 我幫母親把剩下的衣服都洗了。

董事長說,請你告訴我你的感受。

該青年說,
第一,我懂得了感恩 ,沒有我 母親,我不可能有今天。
第二,我懂得了要去和母親一起勞動,才會知道母親的辛苦。
第三,我懂得了家庭親情的可貴。

董事長說,我就是要錄取一個會 感恩,會體會別人辛苦,不是把金錢當作人生第一目標的人來當經理。你被錄取了。

這位青年後來果真工作努力,深得職工擁護,員工也都努力工作,整個公司業績大幅成長。


假如一位孩子從小嬌生慣養,習慣了被人圍著寵著,什麼都是“我”第一,父母的辛苦都不知道,上班後,以為同事都應該聽他的,當了經理後,不知道員工的辛苦,還要怨天尤人。這樣的人,會有好的學校成績,會有得意風光的一時,但社會上的這類人,都不能成大事,都不會感覺到幸福,都要栽跟斗,那父母到底是愛孩子呢?還是害了孩子呢?

你可以讓你的孩子住大房子,吃大餐,學鋼琴,上網玩電腦,看大螢幕電視,但你在割草時,也要讓你的孩子在大太陽下拔拔野草,你在吃飯後,也要讓你的孩子洗洗碗,不是你沒錢雇人,而是你真心愛孩子。你要讓孩子知道,即使父母掙不少錢,但你/妳的白髮,和那位洗衣服的母親沒有本質的差別。讓我們的孩子早早學會感恩吧。

2011年1月2日 星期日

人才鎖國,比經貿鎖國更危險

看到 朱院士寫這篇 真是心有戚戚焉 台灣是華人文化及人才聚集的地方,我們更不能作-人才鎖國這等事
美國之所以強大除了他的民主體制外,我想他是匯集了世界的菁英
台灣當然也可以 匯集全世界華人菁英 + 其他菁英 共同來經營台灣
---政客只想到下次選舉 政治家卻思考著下一代
清大數名學生參加美國電腦程式競速比賽,打敗各國對手,榮獲冠軍,台灣人都感到與有榮焉。同一天的新聞報導也指出,微軟與英特爾等公司都對這數位學生表示公司會虛位以待,歡迎他們加入,延攬之意甚為明顯。我很好奇,美國的程式工程師協會或勞工部,為什麼沒有跳出來反對,堅持要「優先聘用美國工程師」、或是主張「三管五卡」,給這些可能赴美就業就學的台灣學生加上一些緊箍咒?要說保護本土勞工或學生,全世界各地多少都有這樣的情節,但台灣的政策是否搞過頭了?
這些年來,台灣社會幾乎瀰漫一股「人才鎖國」風,碰到外籍學生問題,就堅持要先收台灣學生、先保障台生就讀權利、不讓外籍生侵犯台生教育資源云云。碰到外籍人士就業問題,就堅持要雇用本勞、不讓外國人剝奪我國人民就業權利云云。讀者想想:如果美國人也適用這種小鼻子小眼睛的鎖國心態來處理事情,他們怎麼可能給此次得獎的清大學生聘用邀約?如果他們招學生也是本國優先,當初李遠哲、朱經武、吳茂昆、丁肇中、楊振寧等某人怎麼可能得到獎學金赴美讀書?

美國不但給獎學金與招收學生慷慨大方、不分國籍,在就業方面也相當開放,否則卅年前,李遠哲也就不可能在柏克萊畢業後任教芝加哥大學、而朱經武畢業後任教休斯頓大學。當年,老美也從未對李朱兩位「外國人」搶了他們的任教飯碗而抗議。這倒未必是因美國人心胸寬大,而是因為他們了解:能夠搶到一流頂尖人才在美任職,表面似乎擠掉了老美的教職機會,實質上卻是厚實了他們的科技基礎,間接開創更多經濟機會。

美國人有沒有保障自己人就業的法律設計呢?有,但是其範圍極窄、解釋極寬。就範圍而言,只有與國家安全極為密切的工作(例如航太總署、CIA等),才會禁止外國人申請擔任,以負面明示其排除。就解釋而言,他們允許難以在美國找到「同等」人才的情況下聘用外國科技人,但是對「同等」二字極有彈性,幾乎所有大學教職都可適用。過去數十年,我從未聽說哪一所美國大學聘用外國人被勞工當局或移民當局擋下來。但是在台灣,聘用外籍人士(尤其是對岸人才)恐怕比登天還難。

我認識幾位外國籍的大學教授,一位說他只能領薪水,但沒有退休金,因為非本國籍納不進公務人員的俸給制度。另一位說他雖為教授但仍被視為「勞工」,每三年還要提供一份健康檢查表,要確定沒有傳染病才能在台續職。我不知此中有沒有溝通誤差,但是台灣對於外國「人才」如此之敵視、輕蔑,真不知有多少外國人願意為台灣奉獻心力。

最近的人口資料顯示,台灣的出生率創世界最低,表示我們將來的青壯人口將會減少。新加坡因應其本國出生率偏低的策略,就是開放專業性的就業移民,而且比例極高。也因為如此,該國的專業人才水準絕對是世界級,服務業水準也是世界一流。反觀台灣,我們近年來移入的人口以東南亞婚配為大宗,而真正以專業來台灣的,大概以「補習班外語老師」為主,人才來源極為限縮。這樣的排拒外國專業,背後所隱藏的正是人才鎖國的思想,非常非常非常要不得。

過去兩年半,馬政府成功推倒了民進黨執政八年的經貿鎖國障礙,透過ECFA與即將談判簽署的各國FTA,逐步將台灣經濟推向國際舞台。但是這樣的努力還不夠;如果我們的人才政策依然是封閉鎖國,台灣將來的整體競爭力還是會日漸衰退的。當國家競爭力因為鎖國而倒退時,許多一等的人才都會出走、被外地吸引而去,而外國人才卻一個都進不來。到那個時候,就是台灣的大災難了。

 (作者為中央研究院院士,中華經濟研究院董事長 朱敬一)

教養好文:不要讓孩子失掉自尊

文/彭菊仙 Chu-Chu媽咪



一對一、面對面,旁邊沒有別人,孩子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錯的地方,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對他的眼光,也不會讓他覺得自己做錯事,全世界都在唾棄他。一方面,一定要讓孩子得到了教訓,好好反省,了解分際;另一方面一定要堅守孩子的自尊,不要讓他們失去向上的意念…



有機會坐計程車,我通常會和運匠們聊聊天,但是絕不聊政治和私事。我最喜歡聊教養問題,一趟二三十分鐘的路程,聊天可不是浮光掠影,真的可以讓我深入了解到社會百態中男性教養的方式與哲學。



昨天送完孩子趕往電台接受新書訪談的路上,我坐到了一部年過七旬老翁的車,這位白髮蒼蒼卻老當益壯的運匠,說起話來非常有精神,腰桿挺直,滿面笑容,態度相當熱忱,完全感覺不到入行幾十年的疲態與無奈,感覺就像第一天來開車似的,非常帶勁。



我當然好奇這麼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家為什麼還要這麼辛苦的工作。



「沒事做啊!這樣比較好過日子啊!我媳婦一天只准我開五小時,因為怕我坐太久,傷身體!」細問之下,才知道他有三個孩子,兩個哈佛大學畢業,一個是麻省理工學院畢業,聽他一路辛苦栽培孩子的過程,真是感佩之至!但是當他提到自己三個孩子都是「兒子」時,我的眼睛睜得雪亮,因為這位前輩跟我一樣也是三位「公子」啊,而且絕對可以大聲驕傲的和我說嘴,我迫不及待和眼前這位成功教育家取經。



不過他一開口,我正啜飲的咖啡差點吐出來。



「我不相信『愛的教育』!」老翁斬釘截鐵的說。



「所以你以前會打孩子?」



「當然!我是軍人出身的,對孩子很嚴格,尤其我生的是男生,一定要從小把他們的品行道德引到正途,男生不能不好好管教啊!」



生養三個小公豬的我在當媽媽十一年以來,常常能深刻感受到男孩女孩的大異其趣,男生天生喜歡挑戰,喜歡試煉,我發現我天天都要整理自己,時時刻刻都要把持好「尺度」,提醒自己不斷回歸到堅固的底線,絕不讓小皮豬們隨便越雷池一步,才能教化管束好男性天生難以理解的不馴,因此對他所述「對男孩要嚴格管教」深表贊同,然而對他劈頭一句「不相信愛的教育」卻充滿遲疑。他繼續補充:



「我打孩子有兩個原則,第一:絕對不在別人面前打;第二,打品德,不打成績。」



他解釋,小孩子書讀不好,或許和天性、興趣、資質有關,未必是他的錯,但是品格不好,做事不認真、不盡責、不守規矩,就一定可以糾正,而且一定要糾正。然而無論如何,當下他會忍住,把孩子帶到沒有人的地方再來處分責罵;如果在家,他會把孩子帶到房間,房門一關,再來處罰。這樣,一對一、面對面,旁邊沒有別人,孩子才會把注意力放在自己做錯的地方,不會把注意力放在別人對他的眼光,也不會讓他覺得自己做錯事,全世界都在唾棄他。一方面,一定要讓孩子得到了教訓,好好反省,了解分際;另一方面一定要堅守孩子的自尊,不要讓他們失去向上的意念。



「打孩子罵孩子沒什麼大不了,像我們這一代都是被打大的,也不會忌恨自己的父母,我小時候也皮,要是我小時候沒被狠揍,恐怕現在會是個狠腳色!不過有一點非常重要。」他再三強調:「你不要傷了孩子的自尊心,因為你保護好他的自尊,他才會懂得尊重自己,願意做好自己。」



聽完他的話,我馬上開始反省,有時候,我真的也沒有顧慮到孩子的自尊,孩子惹我生氣的當下,往往話就衝口而出,甚至當著別人面前,也就毫無顧忌的開罵起來,完全沒有顧慮到孩子當下的感受,尤其孩子愈來愈大,對自己的感知愈來愈深刻,這智慧老翁的當頭棒喝來得正是時候,孩子做錯事,我們罵的時機不對,用詞不當,不但沒有達到糾正的效果,反而破壞了孩子努力求好的本心與善性,甚至讓孩子模糊了是非焦點,我們的好意教誨或許最後變成了孩子的忌恨與不安的來源。



我也回憶起自己的小時候,我最不喜歡家裡有客人的時候,被爸爸媽媽嘮叨,即使是幾句不怎麼言重的話語,但是對於自尊心極強的我,就是一種莫大的痛苦、侮辱,將心比心,對待自己的孩子也要時時提醒自己,孩子有錯一定要嚴格以對,但是不論是在外人面前,乃至於阿嬤、外婆、姑姑、叔伯、阿姨,甚至是孩子的爸爸、哥哥、弟弟的面前,都應該要小心翼翼的維護孩子的自尊,顧慮他們的感受。



老翁又補充:「我連孫子都是這樣教的,我把孫子當兒子一樣的教導,會體罰,但是絕對是只有我跟他兩個人獨處的時候,我甚至都到學校跟老師說,就怕老師不處罰,但是很怕老師當著全班的面嚴厲處分,不給他面子!」

芝加哥大學社會心理學古雷(C.H.Couley)提出「鏡中我」的概念:每個人從小到大,都是從他人口中、眼裡的各種綜合評價,建立起對自己的形象概念。擁有正面且穩固的「鏡中我」,就是擁有自尊心的人,這樣的人具有自知之明,願意求好,擁有榮譽心,有力爭上游的成就動機。反之,一旦破壞了孩子的自尊心,他們就會變得凡事無所謂,不痛不癢,習慣了別人異樣甚至唾棄的眼光,所以根本就無法砥礪自己,避免犯錯,淪落到「無恥之恥」的敗壞極致。

 兒童自尊心的影像正是一點一滴建立起來的,所有親人、師長、朋友、同學等表現出來的態度、褒貶、喜惡等,真的就如同一面鏡子,讓孩子感受到自己的心像,而我們做父母的,影像力最為巨大,在孩子可塑性最強大的時候,讓我們提醒自己,耐住性子,調教他們的起步,就從建立他們健康、正面的自尊開始吧!





大力推薦教養好書,父母們,想想你是否給孩子一輩子真正的幸福?:

★幸福教養:讓孩子受用一輩子的關鍵幸福力 /彭菊仙 著

不要做"剪蛹的人"

孩子,今天你又裝作若無其事地, 暗示媽媽,說市中區的房價,又在飆升,如果再不行動,或許以後你和女友,連一間棲息的小屋都沒有。
我淡淡地看你一眼,終於沒有像你希望的那樣,說出「媽媽給你們買」的話來。
而你,也在這樣尷尬的沉默裡,即刻氣嘟嘟地放下碗筷,摔門出去。
我從窗戶裡看著你遠去的背影,瘦削,懶散,有些玩世和任性,你還是賴在父母懷裡,始終不肯獨立。
可是,親愛的孩子,你已經25歲,一份穩定的工作,一個需要呵護的女友,兩個日益老去的父母,難道這些,還不足以讓你成熟,承擔一個成人該擔負的責任?

從小的時候,你就習慣有事來找媽媽。
5歲的時候,你要媽媽幫你整理扔得到處都是的玩具;
10歲的時候,看見同學腳上氣派的皮鞋,就哭鬧著讓我也去買來;
15歲的時候,你寫情書給班裡的女孩子,說,我媽媽認識很多的人,誰要是欺負你,儘管告訴我,
20歲的時候,你讀大學,每次打電話來都是抱怨,說食堂的飯菜如此糟糕,為什麼不給我多寄些營養品?
今年25歲的你,在一次與同學閒聊裡,很驕傲地說,我爸媽早已給我備好了買房的錢,我即便是不怎麼奮鬥,也一樣可以過得很好。每一次我都寬容地笑笑,就淡忘掉了。

我習慣了聽你的吩咐,只以為,對你的每一滴好,你自會記得,且在將來我們老去,你已壯年的時候! ,可以得到你的細心照料。
可是而今,你日日回家蹭飯,又時常將女友帶回家來久住,讓依然工作的我,還要為你們的一日三餐奔波勞累。
這樣的景況,終於讓我連一絲的微笑,都無法擠出。
我發現,這樣苦掉自己,全力為你的方式,只是使你心底的自私和懶惰,愈是潛滋暗長,無沿無邊。
我終於承認,25年來對你無節制的寵愛,是一個多麼大的錯誤。
有一次開玩笑,我說媽媽或許活不到你娶妻生子呢,你一下子便急,說,那怎麼行,將來誰給我們洗衣做飯,誰給我們照料孩子?
當時的我,有一種無法言說的憂傷。
原來當我們老掉,依然還要為你繼續操勞,直到生命的終點。
我們不是養育了一隻日漸豐滿有力的雄鷹,而是一個寄居的蟲子,它要將滋養了它的鮮嫩的骨頭,一直啃到乾枯腐朽,再無營養。

親愛的孩子,我不得不殘忍地告訴你,你的上半生,與我息息相關,而你以後的道路,我將不再過問。
媽媽已經將兼職的工作辭掉,我不能為了你的幸福,而將自己退休後的悠閒時光,交給繼續為你掙錢買房的苦痛中。
也請你,從父母的身邊搬走,用自己的薪水租房去住。
孩子,媽媽抱歉,不該這樣愛你。
而你,也應對那些將父母啃到疲憊的往昔感到愧疚。
且讓我們,彼此原諒,彼此放手

【不要做〝剪蛹的人〞】 呼應上一篇文章

曾經有一種說法:
有一個人無意中找到一個蝴蝶蛹。

幾天後,

他留意到蛹出現了一個小孔,
他就停下來觀察它。

過了幾個小時,
他見到裡面的蝴蝶
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看來很久也沒有一些進度,
小蝴蝶好像盡了最大努力
也沒有辦法出來。

這個人於是決定幫它一把,
找來一雙剪刀將蛹的儘頭剪開。
蝴蝶這樣就很容易出來。

但是這蝴蝶的形態有一點特別,
它的身體肥腫,
翅膀又細又弱。

這人繼續觀察…蝴蝶…
因為他相信翅膀會漸漸變大;
而它的身體會越來越小。
這沒有發生。

小蝴蝶餘生只是托著肥腫的大身體和細弱的翅膀,
在地上爬著走。
它永遠也不會飛行。

這個善良的人;
不了解蝴蝶必需用它細小的身體掙扎從小孔出來,
它必需經過這個過程,
蝴蝶才可以將身體裡的體液壓進它的翅膀裡。

大自然…在此…有一個很奇妙的設計
就是蝴蝶從蛹中…〝掙扎出來〞;
是為著〝預備〞它將來飛行需要的裝備。

生命裡面的〝掙扎〞是我們必需有的。

如果老天允許我們順利地過一生,
我們也許就此不會變得堅強。
也不會…成長。所以當你碰到有逼迫或苦難,
記得有人正為你禱告,
最後你也會明白真理在你身上的計劃。

在教養孩子時,
要小心喔,我們很容易就成為那〝剪蛹的人〞!

快樂製造機

前幾天聽一場演講,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主講者朱平先生,分享如何讓自己做個「快樂製造機」,
他談到他每天早晨都會去逛傳統市場,每天都會製造一些快樂給賣菜的老闆們。

比如他買了23元的菜,拿30元給老闆,說 :「老闆,23元算25元,找我5元就好。」
這些老闆們反應大致上有四種反應──

第一種:起初非常驚訝,之後非常開心地找了5元,說謝謝。

第二種:老闆堅持找7元,不佔客戶便宜,但老闆很開心。

第三種:是多送點蔥蒜,也很開心。

第四種:是最高竿的反應 ,「不然我幫你湊30元好了,一共是32元,算你30元就好。」

哇,真是高手,原本是要讓老闆佔便宜的,反過來卻讓客戶多買又有佔便宜的感受,更是個「快樂製造機」。

前日傍晚,我逛傳統黃昏市場 時,決定玩一下朱先生的遊戲,暫時改了殺價習慣,想創造點快樂給老闆們。

我到一家以前常殺價、討斤兩的攤販前,買了157元的青菜,結帳時,

剛好聽到菜販老闆對旁人說了一個笑話,非常好笑,


我非常愉快地說:「老闆,你好幽默,你的笑話很好笑,157元算160元,這裡是160元,不用找了。」

老闆笑了,說:「這怎麼可以,不然妳還需要甚麼,我送妳。」

老闆便送我一大塊嫩薑。

後來到了另一家買甜不辣29元,拿30元給老闆。

我說:「阿伯,29元算30元,不用找了。」老闆有點訝異,一時之間反應不過來,

還是找了1元給我,我笑笑地把1元還給他,說不用找,

他趕緊又多放了一塊甜不辣給我,從他驚訝轉而高興的表情,我知道我做到了。

回家的路上,我嘴角掛著微笑,哼著歌。睡前在日記裡寫下:

「算一算,我多花了4元,賺到了甚麼?

1. 賺到了好心情;

2. 賺到了老闆的笑容;

3. 賺到了老闆的謝意;

4. 賺到了老闆的友誼;

5. 賺到了一塊嫩薑和一塊甜不辣;

6. 賺到了愉快的晚餐。」

當我們決心要當個「快樂製造機」時,就會感染對方,形成一個良性的影響,

讓更多周遭的人像我們一樣,成為「快樂製造機」。